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为奴十二年》读后感_800字

《为奴十二年》读后感800字

相比《宠儿》色彩浓重的表述,我似乎更能被这样平直的语言所打动。关于不堪回首的黑人奴隶制,看得越多越能体会这些黑人们一代代身上所背负的重量。也回味起塞丝背上的那棵苦樱桃树究竟意味着怎样的过去。
所罗门哪里是个普通人呐。整整十二年,独自背着真相,从未在苦痛中迷失,始终头脑清晰,心怀希望。(成也小提琴败也小提琴…)
卧薪尝胆不过十几年(有待考究),苏武牧羊十九年,我始终想知道逆境给了他们什么,才让他们如此坚韧。(毕竟我这么娇惯脆弱的人连六年附中五年大学都熬不过去️)
更令人惊心动魄的是那些从未抱持过希望的奴隶,生来不知自由是何物,能休息的地方便是天堂。对立身份的是各种人贩子,奴隶主,监工等等。人类到底是有多残忍和自负才发展出这样完整的同类奴役体系。
连我这样看书讲究格调灵性的人,也不忍在文学性上吐槽什么,未免太作。真实永远来得比虚构的小说更易打动人心。
值得细细品味的点,恰恰藏在这些冷静朴实的语句中,所罗门的双眼、身体和回忆里,反倒是因为它的未经雕琢才更显珍贵。即使经历一切,仍然客观,而他明明有机会出演一个声嘶力竭的受害者,却依旧理智的将思考和评判权置于读者。
(福特,信教,慈悲,好人。但碍于环境从未意识到奴隶制有什么不妥。
骨肉分离的伊莱扎。
挣扎在男女主人之间的帕茜,谢谢你让我少了那么多的鞭打,可是你走了我怎么办。
巴斯说出,“我亲自去一趟”的时候,真的有天使飞过,好奇他的构成
奴隶们的圣诞晚会,逃跑后的沼泽地。
以上等等。
不难想象为什么这么多人拿这段经历当材料,虽然描述简单却材料颇多。)
是否当愿望和努力足够强烈,一个人的存在能突破既定,事物会向众望所归的方向发展,而吝啬的上天也会偷偷倒上一滴福灵剂。
我数次感受,却想象不到是一股什么力量。它让个体幸存,它能扭转乾坤,存在于文字中艺术中生活中,无处不在,却又如此稀有,它到底是什么呢?
(行了行了,知道你中二玛丽苏️)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