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饥饿的盛世:乾隆时代的得与失》读后感_1000字

《饥饿的盛世:乾隆时代的得与失》读后感1000字

我们在历史课本所了解的清朝,只知道康乾盛世,军机处,闭关锁国,鸦片战争等等结果。我们却无法了解为什么中国从一个强大的古老民族沦为外国人口中的东亚病夫。
这本书里从多角度展现了乾隆的一生,一个精明的皇帝如何将清朝发展成盛世。
政治上高度集权,打击官僚朋党,权力不再下放。
为了实现这种政治集权,君臣关系变成主子与奴才,臣民不能随便议政,不能越级上访,臣民只是皇帝政策的执行者,不能参与决策。清朝整体的发展趋势完完全全要依照皇帝的意思走,全体国民必须驯服于皇帝。
思想上也同样实现了高度控制,施行文字狱,为了树立外族统治的政治正确形象,修改教科书,甚至连百姓娱乐的戏曲也不放过。在任何领域塑造皇帝高高在上的形象,君臣民关系不可僭越。打击有抱负有追求的士人,塑造了一群完全被皇帝驯服的经营团队。
后期沉迷享乐,默认贪污腐败。
表面上看,乾隆朝人口最多,经济体量也大,权力高度集中,平定准葛尔也使得乾隆朝消除了外族祸患。
然而实际上乾隆的盛世是饥饿的盛世,百姓吃不饱,加上官僚贪污腐败与高强度的剥削,贫富两极分化。人口压力巨大,贫穷使得这个民族失去了尊严。愚民教育使这里的老百姓即使打开国门也无法适从。
乾隆的盛世是悲哀的盛世,清朝错失了一个绝佳的机会,使后世的华夏民族遭受屈辱。强行打开的国门,割让的土地。
清朝对华夏民族的影响深远的我们难以想象,这种自卑到骨子里的奴才感,还有为了走到现在中华名族所受的苦难。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康乾盛世乃中国五千年历史上不可多得的盛世,外无战乱,内无饥荒,皇帝励精图治,权力交接平稳,看似是封建专制的胜利范本,其实光鲜之下内藏的却是慢慢腐烂的现实。
君主专制的实质只可能是对权力的独占,它不允许任何自由独立的事物存在,它永远努力冲破一切限制,挣脱所有束缚,深入社会每一个角落,毒化每一个细胞,直至最后整个社会在它的紧紧拥抱中窒息而死,中国士人的脊梁骨就这样被打断,仆从和屈膝成就了清末最后的伟大盛世。
读懂了乾隆时代,也就看懂了近代中国,明白了它在近代世界史中所处的地位。
乾隆晚年自封为十全老人,一代圣主却并没能看清,他的十全,是建立在摇摇欲坠的帝制之上,透支了王朝所有的富贵与运势,以至于这位十全老人去世之后,五千年历史的帝国几乎转瞬就立于风雨飘摇的乱世,滑向万劫不覆的深渊,面对周边四起的狼烟与强敌,连自保都是奢侈,乾隆本人的坟墓亦遭破坏,尸骨无存,与盛世的十全相比,实在讽刺至极。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