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中国》读后感1100字
相较于大众媒体报道了快递业的暴力分拣,贵重物品丢失,还有“夺命快递”等负面事实,这部报告文学更愿意呈现中国快递业的正能量。毕竟这本书是在为“中国梦”的主题服务。令人感动的是,创造这些正能量的,还是朴实的农民。我之前对快递的认知,还停留在大学期间,各家快递公司的快递员在宿舍楼下通过一堆堆的包裹来划分领地,等待前来签收的学生。常常能看见那些快递员十点左右就到位开始工作,中午一点多还没发完包裹的,还会在学校食堂打包吃个盒饭,台风天气最麻烦,总是要挤在狭窄的屋檐下,提防着雨水溢出的排水沟后浸湿包裹……看完全书之后,真心觉得,那些把快递事业视为生命的人确是可爱又可敬。也对那些总在风雨中奔跑的快递员多了几分理解。就像书中李克强总理说的,从小处说,他们不仅创造了就业岗位,也创造了新生活;从大处说,农村的东西送到城市去,城市的东西送到农村来,缩小了城乡差距。物流是现代经济核心之一,快递是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作虽然很普通,但很关键。他们的工作了不起!中国的经济也就是由这来来去去的快递包裹给带跑起来的。
这部报告文学,文采斐然,一些比喻很贴切,讲述了很多温情故事,里面的数据和事实对快递界而言真是不错的历史资料。虽然有书友说这书名叫“快递中国却没有把中国各大快递都说到,最后基本都是在说在夸赖海松的中通。但是个人觉得,落点在一处具体说比全部都来讲一通要好,毕竟篇幅就这么点,全部都讲可能就杂了,一些说不清楚也会搞砸,还能避免只讲宏观的东西而落入空洞,以及避免成为百科全书式的盘点介绍。还有一点很好的是,即便是大部分内容在说中通,作者也是做足了采访,而不是光收集了一些资料就开始闭门造车、主观臆想了。不过开头作为为中通出场的铺垫,个人觉得还是没有梳理好,看着有点混乱。如果想要系统了解快递业,这边书明显不太适合,但对那些可能即将步入这一行的宝宝们来说,它这里头的鸡汤显然是够有滋有味的。
按照国情和历史,中国改革离不开农民,民营快递离不开农民,可是未来还会有农民吗?
EMS与民营快递之前的竞争看起来真的有民与官二元对立的意味。说起来民营快递也算的上具有中国特色的,毕竟相比国外,国内才是真正的“快”递。现在,在国际快递公司的强势进军下,加之一家又一家新的不知名的民营快递公司涌现,这个行业的竞争空间很大,EMS确实应该再好好总结市场经验改革改革了,民营快递也应该更规范,应该占领高端市场,应该渗透到社区生活服务领域,应该运用更多高科技元素,更智能化人性化……
创业都是艰难的,不管创业前是什么社会角色。快递业里很多人干一行爱一行,坚持不懈直到成功的精神很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