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日光流年》读后感_1200字

《日光流年》读后感1200字

《日光流年》读后感
自得
依据书友的推荐阅读了阎连科的《日光流年》,在这其中,我很多次都想过要放弃读它,因为充斥在书中的是令人窒息的痛苦、黑暗、罪恶以及死亡。但不知为什么当我冷静下来的时候似乎又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推着我前行,终于在台风过后碧空如洗的今天看完了这本获提名第五届茅盾文学奖的作品。
小说采用了在中国现代长篇小说中前所未有的“倒放”式文本。讲述了三姓村人为了能够活过四十而向命运抗争的故事。从杜桑(杜拐子)、司马笑笑、蓝百岁到司马蓝这四代村长的更迭史中,可以看出它不仅仅是权力角逐的游戏,而更多的是命运不屈的奋斗史。杜桑会接生,让村里的女人不停地生育,生的比死的快是他的方法。第二任村长司马笑笑使用的延长生命的秘诀是种油菜。第三任村长蓝百岁一上台就施行 “把地里的土翻换一遍。”到了司马蓝当村长,又变为挖渠引来“灵隐水”。
在这个奋斗过程中,三姓村人夫妻反目、父子成仇,亲人之间冷漠甚至互相算计;男人卖皮,女人卖肉。村长蓝百岁为了实现他的翻地大业,不惜牺牲自己的女儿蓝四十的贞洁,让他去陪公社卢主任睡觉。杜柏在自己的父亲还活着的时候钉上了棺材。司马蓝逼自己的母亲在父亲墓前下跪。当蝗灾席卷了三姓村,没有粮食吃时,村人们居然将残疾孩子扔到了西梁下的峡谷里,用他们的将死的身体以及死后的尸骨当诱饵捕捉乌鸦来延续自己的生命,酿出了人吃人的悲剧。在死亡的笼罩下,充斥在作品中的是残忍、暴虐、罪恶。
阅读这部作品,心情一直沉浸在痛苦与悲伤之中,在这令人窒息的氛围中,我多么渴望有一丝的光亮通向前方,所以当我读到“看见过早干枯的麦稞上,有层白云细丝样的日光雾雾地挂在麦芒上,耙耧人都知道那是麦熟的气息。”时,我情愿理解为日光微茫,但总算是有点生的气息了。可是太多的时候作者又会以一种夸张、荒谬、象征、梦幻等手法描绘出一幅幅惨不忍睹的画面:怪病、蝗虫、饥馑、淫行、恶权等等,似乎有意将读者跌入罪恶与绝望的深渊。这引起了我的深思,除了苦难,作者还给了我们什么?
对人类来说,只有两件事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出生,以及死亡。虽然我们经常回避谈论后者,但正是因为生命有限,一切经历、记忆和经验才更有意义。正因为死亡的威胁,“活过四十”的生的希望,让三姓村人有了卖皮卖身的勇气,让司马笑笑有了村长的担当——脱光衣服用自己的身体做引子引逗乌鸦啄食,从而让村人们继续吃乌鸦肉活了下来。在这些死亡之中,我们除了看到极端痛苦、自我毁灭外,还可以瞥见几分勇敢和美丽。尽管逃不出死亡的宿命,但三姓村人始终在为能活过四十而做着不惜一切的生的挣扎与反抗,这不能不令人震撼!
读完全书突然就理解了向死而生的意义,正是因为有死亡的存在,生命才会显得真实,才会有无限可能。从一个懵懂荒芜归于另一种寂灭的人生,还需要努力么?当然了!读到了许多死亡和堕落,挣扎与失望,生的过程变得无比重要!

2018年8月3日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