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耻》读后感_1200字

《耻》读后感1200字

一夜之间,网上刮起米兔之风并越演越烈,顺着这股风,掀起了早些时候蒋方舟推荐的库切的书。

七月初读房思琪的乐园时,也许是因为整个故事从第一人称的角度叙述,我很不明白房思琪为什么沉沦在这个羞耻的游戏中,她甚至去问李国华是不是爱她,太荒唐了。直到故事发现到另外一个女孩,晓奇与她完全是另一种作风,我方才明白这种破罐子破摔的感受,受伤的人是她们,而父母和社会责怪的也是她们,承受这件莫名其妙的事并对其负责,太荒唐了。

库切的这本书以强暴为切入口,又往深处写人们及国家的命运。第一次读库切的书,他的文字和毛姆一样直白让人心痛,

教书从来就不是我想干的职业。我当然从来没有斗胆去教别人如何生活。过去别人都叫我学者。我写些关于死去的人的书。那才是我心向往的处所。我教书完全是为了生计。”
激情不一定就是爱,但至少与爱挨得最近。

就像爱上什么人。现在的年轻人还能爱上什么人吗?还是说这种机制现在已经过时,无人需要,显得古怪,就像蒸汽机车那样?他根本不了解年轻人,也同这时代脱了节。就他所知,爱上什么人,可能让你在古板落伍和时髦新潮之间来回摆上数十回。
往日,养牲畜种玉米;现在呢,养狗种花。事物变化越多,相同的地方反而越多。历史在重复着自己,尽管这样的重复显得相当温和。也许,历史也学到了什么教训。

必须说,能把这样一个题材写得不同而且有深度,库切是有才华的。

一开始,我也讨厌卢里先生的清高姿态,在文学史上有所作为的人并不总是像他那样牵强,归咎于情怀胸怀是文学的错。正如上帝的旨意,他为此受到惩罚后半辈子都过着沉沦的生活。

“被抢劫的那天”卢里先生真的不懂吗,他明明在现场目睹了一切。露茜是比他父亲聪明,相比之下,卢里先生是习惯了西方文明,习惯以现代社会运作方式来处理生活的人,只不过这一套方式在非洲的大地上完全无用,才会出现这样的窘境:他看起来暴躁极了,总是在给人添麻烦。

露茜厌倦了西方社会尔虞我诈的争执,故而一个人来到南非,过上自己理想的田园生活。然而,诚实的农民很诚实,狡猾时也很狡猾。为了得到她的土地,以前的帮佣也即是南非本地人的邻居找人…并认为这一切可以顺其自然的结束,像是没发生过。正如他想的那样,露茜为了在当地生存下来,付出代价,遵守游戏的规则。一切真的像是什么都没发生过,被非洲大地上炽热的太阳晒干了,了无踪影。

以前欧洲人侵占南非,他们离开之后剩余的欧洲白人反过来要被当地非洲人侵犯,真是讽刺。“在欧洲人刚学会爱人时,非洲人已学会恨”。

日益衰老的卢里先生以守望的姿态度过余生,“以一世的爱”。

是否这个世界本身存在两极,愿意接受西方文明和尔虞我诈的人,以及付出代价在世界的角落里在大地上静默一生的人。

各自给予祝福。


我该学着接受的东西。从起点开始。从一无所有开始。不是从‘一无所有,但是……’开始,而是真正的一无所有。没有办法,没有武器,没有财产,没有权利,没有尊严。”“像狗一样。”“对,像狗一样。”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