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读后感1000字
1.关于宿命这个词。电影由于时间有限,砍去了许多情节,自然也就使观众难以真正体会这个词的用意。小说里面大量重复了苍蝇与蜘蛛这个比喻,而这个比喻概括了书中几位主角的痛苦而无望的挣扎,这是第一层宿命感。第二层宿命,是难以挣脱的现实囚笼。我们就从女主角艾丝美拉达出发,你会看到书里的每一个人其实都是想救她的,但每一个人在无形之中进一步把她推入了深渊。卡西莫多想救他,却将石块木头砸向友军(流浪汉队伍)。格兰古瓦想救她,他的计谋却把艾丝美拉达落入主教代理之手。主教代理弗洛德其实也想救她,可他得不到就毁灭的自私心最后将这美丽的姑娘彻底推入深渊。第三层宿命其实是个细节,在艾丝美拉达小时候被母亲抱去给吉普赛女人算命的时候,说她以后会成为一位王后。书的最后一章叫卡西莫多成亲,而这个驼背跛脚独眼的怪物在小说开头曾获得一个“丑大王”的头衔,当卡西莫多抱着艾丝美拉达的尸体在鹰山长眠时,他也无形地完成了吉普赛女人的预言。
2.关于对比与极致。对比是这本书最大的特色。首先是卡西莫多与艾丝美拉达的对比,这两个被对换的婴儿,一个极美一个极丑,但同样地心地善良。主教助理弗洛德和弟弟约翰的对比,一个极度压抑一个极度放纵,但结局都是被卡西莫多在巴黎圣母院给弄死。弗洛德与养子卡西莫多的对比,一个在爱情面前自私一个甘愿付出,虽然他们都没有得到心爱的艾丝美拉达。我们说这本书是浪漫主义的杰作,也正是出于此,作者将人物、品德、情爱都极致化了,而且是朝两个完全不同的方向极致。
3.聋子与黑色幽默。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设定就是卡西莫多是一个聋子,而这个设定导致了一系列离奇古怪的事情的发生。首先是卡西莫多和大法官那场闹剧,两个聋子闹出的笑话以卡西莫多重罚收场。然后是卡西莫多对抗丐帮大军的场景,因为他是聋子,根本分辨不出状况,错误地杀害了友军。书中还有许多类似的情节,因为耳聋的缘故,使得故事的走向充斥着黑色幽默的意味,使得读者为之咬牙,一种恨铁不成钢的痛苦,然而实质上这一设定使得故事总是成为无解的死局。
4.如果非要深究人物的象征义,那这些人物代表什么。毫无疑问,女主角艾丝美拉达是爱与自由,这是所有的人都想得到的。于是我们看到:教会(弗洛德)扼杀自由,哲学家(格兰古瓦)在名义上拥有自由而实质没有,平民(卡西莫多)为自由而战但却无能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