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日1:用一间书房 抵抗全世界》读后感800字
我是很少给书打三分的。
可是我就是打了,不知道作者到底怎么我了,我就是从开始看不久就已经对他好有意见。哈哈。
作者先用几张读者投稿的个人书房照片填充好多页。想表达,每个人心里都渴望有一个书房,可大(整面整年的墙)可小(压根就没看到两本书)。我知道,这是想告诉我们,心若在梦就在,有想读书的心不用有书有心就好。但是,我想看的是正儿八经的书房,我知道很多廉租房或者经常奔波的人不便藏书,可我7年内从江西到到广东到北京到广东,中间也不知换了多少房子,我还是把书带来带去,人要去哪里,书就寄到哪里,有的觉得实在想买收藏也会寄给我妈妈。我这种是藏书癖,不一定是好的。可,起码让我在你贴上来的书房里看到一两本书吧。谢谢了!
在推荐书的时候,有点过分抬高散文,有时候贬低长篇可奇怪的是有时候又夸长篇,前后矛盾了。我想,作者大人是看不惯现在青春文学大行其道,占据了市场,而青春文学大多以长篇为主,所以就说长篇没有短篇难写。嗯,这样说话不厚道!
我只看过一本关于推荐阅读推荐看书的书,一个日本教授写的深阅读。两者给我完全不一样的感觉,虽然日本教授有时候文字很严厉,可那种掩盖不住的才华,真是让人流口水。可是,这一篇,介绍小说时,把关键词写出来,几句话说剧情,几句话说结局。我真的,不喜欢这样潦草的介绍呢。说散文,主要推荐大家之作,我们都知道那个年代的大师们都很中意写散文,但他们不是因为散文就显得很高端。每次说到散文,就用各种描写自然的清丽脱俗的手段,比如好像这样的文字:他们的文字仿佛把我们带到了溪流蜿蜒的源头,偶遇几缕泉水叮咚,逐步湍流起来,向下,再往下,与青石碰撞.......
我当然没他写的好,不过,套路一致。
外国书他喜欢推荐关于阴郁,死亡,诡谲。还有一点就是,他看不大懂的。对了,还有描写乡村的呢。
好的书是那本书真的好。得记下来去看的我自然会看。可是为什么我不喜欢这个作者,他肯定是不会思考了,那我得自己好好思考思考了。[抠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