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达多》读后感2200字
推荐这个版本,外国作品翻译实在太重要了。
乔达摩悉达多,文中的乔达摩和悉达多是佛陀又不是佛陀。乔达摩是得道的佛陀,而悉达多则是求道者。我想大约我们每一个渴望求道的人都是悉达多,而得道了的悉达多便是乔达摩。
悉达多是一个众星拱月的婆罗门,他知识渊博,却无法满足于现有的知识;他寻求永远的宁静,希望见到神秘的自我“阿特曼”。他毅然决然放弃了一切走出了家门加入沙门的队伍,向沙门的师父学习思想、等待、斋戒,学会将自己的灵魂剥离自己的肉身,让灵魂进入世间的万物,在天地间循环轮回,又回到原点。而他发现一切都跳不出轮回,他无法达到永远的宁静。当他见到佛陀乔达摩,在乔达摩那微笑的脸上他找到了自己一直苦苦追寻却不得的永远的宁静,因此他离开了沙门继续寻求他的道,他回到了俗世中,体会那俗世的快乐,可渐渐地他沉湎于权利、金钱、女人,也遭受过内心的煎熬与折磨,彻底认清了尘俗生活的空虚和疯狂,陷入自厌痛苦而绝望的境地……
自此他心中的浪子悉达多与富人悉达多死去,悉达多新生了,他终于将那潜藏在沉思中的懦弱的自我永远剥除。新生的悉达多很年轻很快乐,他学会了热爱这个世界,不再以某种欲愿与臆想出来的世界,某种虚构的完善的幻象来与之比拟,他接受了这个世界本来的面目,爱着这天地河流,以归属于它而心存欣喜。新生的悉达多再次与船夫相遇并同其生活,也从船夫从河流中明白圆融统一的道理,他感受到了安宁的快乐。但随后随着与儿子的相认,他又再一次感受到了普通人的喜怒哀乐……
“这命运之环中一系列注定发生的事不正是一场荒谬而愚蠢的喜剧吗?”
“任何体验如果未达到极致并终归寂灭,都会重新出现,悲哀总会回归。”
“每个人都执着于自己的目标,每个人都为自己的目标所困扰,每个人都在经受痛苦。河水之声忧伤,带着悲哀与渴望,向自己的归宿流去。”
“所有的音声,所有的目标,所有的渴望,所有的善与恶,悲伤与欢乐,所有这一切共同构成了统一的世界,所有这一切共同交融成万物奔流不息的进程,所有这一切共同谱成了生命永恒的旋律。”
当我们不再着意分辨悲叹与欢笑,当我们的心灵不再执着于任何一种特定的音声,并不在任其占据我们的自我,当我们倾听所有的一切,倾听圆融与统一——这便是“唵”圆满之音。
一切欢笑与悲叹,悲伤与欢乐,痛苦与磨砺皆是人生中所必须经历,一旦不再执着停留于其中,便能感受圆满。
……
“当一个人有所追寻,他只会看到他所追寻的事物。他之所以无所发现、无所获得是因为他只专注于他所追寻之物,因为他执迷于自己的目标,追寻意味着有了目标,而寻见则意味着自由、包容,摒弃一切目标。”
一个人执着追寻时往往只见其所追寻之物,而忽略了世间美好的一切。
“不断变幻,不断再生,不断以新的形态出现,只有时间作为不同形态之间联系的纽带”
……
“人们可以寻见智慧,在生命中体会出智慧,以智慧自强,以智慧来创造奇迹,但人们不可以去传授智慧。”
真正的智慧往往藏于山水天地藏于柴米油盐,家长里短,不可言传,只能在生活中慢慢领悟,体会,运用。
……
“每一个真理的反面也同样真实。只有片面的真理才能形诸于言辞,以言语表达或思维的一切都只能是片面的,只是半个真理而已,它们都缺乏完备,圆融与统一。”
这实在是再恰当不过展现了看完本书的所感。仿佛有无穷无尽的话要去言说,却又不知从何说起,似是无话可以完美明确地阐述心中的所想所思所感。而在阅读过程中,一路跟着悉达多寻道得道,每一步仿佛都无比正确,令人赞同,却又在一瞬间被推翻,见其反面又同样无懈可击……
又似
“从未有一人完全是圣贤或是罪人。时间并无实体。现实与永恒,痛苦与极乐,善与恶之间所谓分界线也只是种幻象。”
圣无完圣,恶无万恶。黑白之间并不是那么清晰可见,实际还隔着个灰。
而什么是现实什么又是永恒,永恒仿佛是一个永远无法达到的远方,但有时一瞬便可是永恒。
痛苦与极乐亦是如此。恰如死亡,死亡会使人们面临死别,但又何尝不是死者跳出循环而达到的极乐。
“世界并非不完善,或正沿着通向完善的漫漫长路缓缓发展。”
如今越发地感受到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圆融统一的道理,真理也一样。
世界万物恰似物理学中描述的一般,一切事物并非不平衡,都有着向平衡发展的趋势。
“世界在每一瞬间都是完美的,所有罪孽都已然领受神恩,所有孩童都是潜在的老人,所有婴儿都已打上死亡的印记,而所有死者必获永恒的生命。”
……
“一切的存在皆为至善——无论是死与生,无论罪孽与虔诚,无论智慧或是蠢行,一切皆是必然,一切只需我的欣然赞同,一切只需我的理解与爱心;因而万物与我皆为圆满,世上无物可侵害于我。”
要寻见永恒的宁静,首先得明白世界的圆融统一,明白一切的美好,理解一切,那么一切皆圆满,刀枪不入。
“心内虚静无物,而万物之尽入此心。”
……
……
文章不长,却毫无疑问绝对是本好书,真正的好书,值得人反复琢磨研读。
“人只应服从自己的声音,不屈从任何外力的驱使,并等待觉醒那一刻的到来。”
每个人都会被自我带入不同的道路,这些道路都要自己去行走,就像悉达多,只有经历尘世的愚蠢与痛苦才能剥除潜藏的懦弱的自我,才能重生。没有人能代替我们走,也没有人比我们自己更明白自己心里的声音,有些痛苦必须要承受,有些磨砺必须要经历,无论是家人朋友都无法阻止无法代替。就像黑塞说的“Do your own t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