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流血的仕途:李斯与秦帝国(全集)》读后感_1400字

《流血的仕途:李斯与秦帝国(全集)》读后感1400字

历史题材的书,如果追求原汁原味,当然是拜读文言文版本的最好;而如果寻求阅读趣味,那就有必要选择通俗的读本了,获知知识的同时,阅读起来也相对轻松有趣。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通俗的读本的,毕竟文言文并不怎么样,读起来也费力。而书的类型也很多,从自己那些想读而没读完的书来看,有覆盖整个历史发展时期的通史,比如《中国通史》、《剑桥中国史》之类的。也有从某个历史时段切入的作详细介绍的断代史,比如《明朝那些事儿》、《南明史》《如果这是宋史》。再有就是类似《流血的仕途》这类的人物传记类的历史书籍,着重于在历史背景下关注人物的经历、心理、性格等方面的描述,人物成长推动历史故事的开展,从历史故事中去立体地了解一个历史人物。
关于李斯,他最初给我留下的印象是和赵高同流合污的奸臣。接触到《大秦帝国》的时候,才推翻了自己的认知。到了这次看《流血的仕途》,算是对这个影响大秦王朝的人物有了一个更好的认识。李斯的成长算是小人物自我修养、升职加薪、当上总经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的励志故事,能从一个楚国小职员最终成为大秦帝国的丞相,首先应该肯定他是这是一个富有才华,意志坚定,目标明确的人。其次李斯对于自己是充分自信的,也可以说是狂傲的,藐视天下士,就像在投奔吕不韦时的表现。第三,他应该是一个逻辑特别清晰的人,能清楚地认识大局,分清条理、逻辑并能作出分析的人,就像看他的《谏逐客令》等给皇帝的上书,道理一番番的,引经据典,老太太过马路都不扶,就服他。
但一个人无论他一生多么辉煌,他本身多么优秀,一两个错误的决定,就成了他一生的污点,那就是最终和赵高一起拥立胡亥,害死扶苏、蒙恬、蒙毅。历史没有假设,但是看到秦始皇死后,心里还是难免期待故事能有另外的发展。现在我们看来非常荒唐的篡改遗诏,李斯这样的人物竟然让赵高给说服了,真是不可思议。但存在即是道理,无论是归结于李斯对于当时形势的自我判断也好,还是归结于他个人的贪恋权力,保存自身考虑,甚至归结于他的懦弱,在秦始皇死后失去主心骨,茫然而犯下的错误也罢。反正事情就这么发生了,历史也就这么改写了,看着他和秦始皇打造出来的空前大帝国轰然倒塌,自己最终身陷囹圄,家破人亡,一声黄犬叹,真是让人觉得可惜。
自然的,一个成功人物身上有着非常多的优点值得我们学习,他的才华,他的自信,他的坚定,不过这些有些陈词泛调了。反过来看看他在登上人生巅峰后,如何跌落得身败名裂,更可以作为借鉴。就自己理解的一点,李斯能一步步走到权力的顶峰,因为他碰到了嬴政。一个知人善任,明听谏言而又果敢能最终拍板的领导,其中最重要的是拍板。不知应该说是李斯执政思想与嬴政高度一致还是他一直在顺应秦始皇的意思,出现了焚书坑儒、大兴土木、求仙炼丹等事件时,等秦始皇犯下错误时,李斯都未能及时进谏提醒,提出反对意见。可以说他在长期的执政生涯中,养成了极大的决断依赖,顺应上意。这算是他在秦始皇这只大老虎身边的求生技能,但也成为以后影响他一生的软肋。
书看完了,也该说说这本书。书写的很轻松幽默,也看得出作者是知识储备极其丰富的人。写人物,心理揣摩和刻画是最重要的,如果仅仅是还原事迹,对于人物来说远远不够。但是有些描写还是看得人大大的尴尬,比如描写吕不韦,动不动就想到推到了,我的天呐。吕不韦死去那段竟然花了三章写了他对赵姬的思念,怨恨和诅咒,这就有点过了。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