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幸福课(自选集 知乎「盐」系列)》读后感_1200字

《幸福课(自选集 知乎「盐」系列)》读后感1200字

你幸福吗?几年前,网上有过一个关于“你幸福吗?”的民意调查。虽然“你幸福吗”的回答五花八门,但绝大多数的答案都认为“物质,财富,学业,工作,爱情,家庭等”状况决定我们幸福的程度,也就是我们的幸福由外在来决定。时至今日,我不知道他们是否找到了自己想要的幸福,真心希望他们在追求幸福的路上一切如愿以偿。

幸福和快乐。百度幸福,是指一个人得到满足而产生的喜悦,幸福说到底就是好的满足。这个诠释在满足的前面加上了“好的”两个字,那意思是如果是“坏的”满足那就难得幸福或难以获得幸福或根本就不是幸福。欲壑难填是人的本性,快乐原则是人的本性,自然而然满足也就没有了止境。因为幸福总是与快乐喜悦相伴,浙大心理学博士陈海贤老师将快乐分为消费型快乐(快乐依赖于外在的物质化的东西)和创造性快乐(创造型快乐中,我们不是占有者和消耗者,而是分享者和贡献者,利己利他,是幸福永不枯竭的来源)。

错的幸福。如果你问每个人他们最最想要的是什么?到最后都是响亮的两字“幸福”!他们读书求学升职当官发财找美女说到底都是奔幸福去的,但当他们真正得到这些之后才发现自己还是各种烦扰不断,那里并没有自己想要的幸福。还有一种错误的幸福是通过比较(只要能拿出来比的都比上)即我比你好来获得自我安慰式的优越感幸福感,“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嘛,殊不知还有这些话“人比人,气死人”“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这种比较何时是个头啊?于是就有了这样的大众心理:我希望你好,但我不希望你比我好。

幸福是种选择。弗兰克《生命的意义》中提到,即使在集中营这样极端的环境中,每个人仍有选择自己心态的权利,这是人最后的自由。我觉得其实对于幸福这件事来说,我们的外在境遇固然重要,我们自己微妙的心理体验、我们看待世界和自身的方式、我们和世界的相处之道,才是抑郁或幸福的根源。

幸福是种技术活。积极心理学之父塞利格曼提出了一个更全面的幸福模型:PERMA 模型,正顺应了幸福的此种真义。在 PERMA 模型中,幸福的第一个要素,是积极情绪(轻盈,微笑,放松,振奋)也是幸福最原始的要义。幸福的第二个要素,是专注和投入。在专注和投入中,我们的内心会感受和创造一种特殊的秩序和优美的节奏。这种对当下的专注和投入也是美国心理学家米哈里所说的“心流”体验,或者是拉姆达斯的活在当下的美好感觉里,或者是卡巴金的正念此刻一枝花。幸福的第三个要素,是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中我们通过感恩、宽容和谅解,爱与被爱获得幸福。幸福的第四个要素,是人生意义。人生意义确定了人生目标人生方向,有了方向和目标就不会迷失。幸福的第五个要素,是成就。也是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塞利格曼PERMA 指向的,正是一种创造的幸福,一种把我们自身与他人、社会福祉相联系的幸福,一种持久的幸福,一种需要我们终生学习的技术活。

我们每个人的灵魂都驾驶着肉身这辆车行走在复杂多变的人间道上,既要灵魂自由又要肉身享受,一起约起,幸福学校正在向我们招手。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