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漫长的中场休息(李安新片原著小说)》读后感_1700字

《漫长的中场休息(李安新片原著小说)》读后感1700字

(之前写的影评。看完以后觉得,电影版改编得真好。)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Luther(来自豆瓣)

来源: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8186898/


当他满脑子跑火车时,他在想些什么

满脑子跑火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比如此时此刻的我。通宵,睡三个多小时,饿。于是眼前排列整齐,等待依序进入我大脑中的文字,也渐渐地漂浮起来。如被施了魔法的符咒有了自己的生命一般,跳跃着,玩闹着,高声尖笑着,却就是不肯告诉我它们的使命。

比如我正注视着的,想试图去了解的他——应该也是个帅小伙——真巧,他也正满脑子跑火车。彻夜疯狂,宿醉,或者还是接连好几天的宿醉。于是虽然穿着军礼服,面对着热情的群众,彬彬有礼地接受着问候和崇敬时,脑子里却在穿梭古今神游太空。那种表面淡定,内里轰隆呼啸的体验,其中真味更与何人说啊。

所以我想,我应该跟他是有共鸣的吧。全天下所有曾搭上过这趟疯狂列车的人,应该都能成为我们的知音。

银色金属分割线

小说眼下是看不下去了,得等到清醒时再继续。那就先来说说电影吧。

总的来说,这其实就是讲的一个满脑子跑火车的故事。或者说,自从那天,班长死在自己面前的那天之后,比利就一直在漂浮着,并未落到实地。就像它自己说的,自己的灵魂好像被施罗姆的灵魂给撞了出来。

B班,英雄班级,他们是因英勇作战而授勋的士兵。短暂的回国之旅,沿途都是荣耀。在这最后一天,他们将在超级碗的中场休息时间登台表演。

比利心中不真实的感觉伴随着头痛愈发强烈。战友们谈论着这几日的狂欢,谈论着女人,谈论着他们的故事拍成电影能赚到的钱,仿佛都在享受着这一切。而比利坐在一旁,看着他们笑闹,脸上挂着勉强的笑容,觉得他们好像那么远。各式人物围着他们,或激动表达敬意,或发表对战争的看法,或打听战场的方方面面。比利也挂上笑脸,得体应对。但同时,他心中又有一个声音在反抗着:不,这不对!至于到底是哪里不对,一时也说不清楚。然后头更痛了。

头痛,脑子也愈发不受控制。脱轨的火车呼啸而过。

他想到了担心自己的姐姐,想到她的自责,想到家里人对他参军一事的争执。他想到营队,陌生的环境,想到那个像导师一般引导着自己的班长施罗姆。在登台表演时,紧张压力下,也诱发出了他内心最深处的回忆:班长牺牲那一天,他就死在了自己面前。

现实与回忆之间,林恩内心愈发矛盾焦灼。

其实,又何止是他?看似无所谓的战友们,都各有反常表现。他们是战斗在最前线的战士,面对的是敌人的枪炮。而身后的祖国,这些祖国的人民,他们的生活看上去却离自己那么遥远。他们的生活好像与战争无关,与自己也无关。更有甚者,并不是所有人都视他们为“英雄”的。球队请他们来表演,来彰显所谓的美国精神,不过是为了给比赛增添话题度,把他们当作小丑来展示。人们的关注和好奇打探,让他们又骄傲又别扭,好像他们在战场上是在做什么有意思的事情。而另一些人的怠慢,更是轻而易举地激发他们内心被压抑的情绪。

但是,这一切都不对。

可到底他妈的哪里不对?!

在面对球队老板诺姆的夸夸其谈时,比利狂奔的大脑似乎终于开始刹车了。他也终于知道哪里不对了。

“不,先生,你错了,我们的经历不是什么伟大的精神。对我们来说,那都是事实,再真实不过的事实。”

脑中的喧嚣渐渐安静,一直存在的压抑感也缓缓消散。

比利终于吃到头痛药,虽然他这会应该已经不需要了。脑子清醒以后,那些困扰着自己的纷乱似乎也一瞬间条理分明。有什么好纠结的呢?我是一个军人。不管别人给我贴上再多标签,捧上再多奉承或侮辱,我都是一个军人。军人有军人的使命,我就做好我该做的吧,那才是我自己。

生命中有太多不确定,我们唯有在混乱中跋涉。前进,方能找到方向,求得意义。

银色金属分割线

以为是战争片,看完以后才发现,战争只是一个点缀元素,内含还是讲人,讲自我寻找。以为李安导演终于要尝试一下新的风格,但其实故事骨子里还是很李安。看其他人的评论,说是小说的主题其实没这么丰富,电影版赋予了它更多可能。确实,电影当中透露出的可思考空间很大。留有余味,不也是一种李安的风格吗?

不过,对小说原著还是挺好奇的。看完后或许会来补充下观点吧。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