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盛世的狂欢:从顾城到海子》读后感700字
我多么希望,有一个门口,早晨,阳光照在草上。我们站着,扶着自己的门窗,门很低,但太阳是明亮的。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
顾城是以这样一首诗闯进我的生活,从此扎根,终于鼓起勇气纵观他的一生,又让我心生怜惜,不仅是为顾城还为谢烨。这个奉献了自己的女人,终将受不住运命的拉扯。
“顾城从来不是一个乐观的人,但他却充满希望”我想他更像一个大大身体里包裹着的一个纯净的孩子。那么真实的想活在自己的理想王国里,那么贪婪的想活在自己的想象里,不肯面对生活的太多是与非,只想保持纯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我们能做的只有对结局的唏嘘而已,太早的失去了一位优秀的诗人。
曾经最相爱的两个人,为再也抵达不了的梦,在死亡里画上了最凄美的永恒。谢烨活着的这一生里,清贫并快乐着,承担并痛苦着。她默许着英儿的出现,忍受着顾城对木耳的冷淡,作为母亲,作为妻子,我宁愿觉得所有后面的结局是前面委屈,心碎的累积。她爱的有多真,恨得就有多深。顾城是敏感的,他觉得谢烨“以找不到律师为由”不离婚是想他死,但我更觉得谢烨对顾城就像顾城对英儿,爱时的深情,离别时的眷恋...他觉得谢烨和大鱼是过分的同时有没有想自己和英儿时对谢烨是不是过分呢。谢烨的默许是因为对顾城爱的太过深沉,宁愿放弃做一个母亲,把木耳送人寄养,试问世间有什么痛比这更加磨人。宁愿放弃一个妻子该有的醋意和尊严,和他去北京寻找李英,然后选择原谅,这一切都说明谢烨对顾城的爱和包容。后来顾城回忆对李英的爱和眷恋时深深地伤了谢烨的心。她累了,从文字里透漏的疲惫和内心的怨念,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所以,悲剧的发生是细碎的累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