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呀!原来如此:古代人的日常生活(知乎周刊Plus VOL.013)》读后感1200字
#坚持读书一百天# 看到是知乎的精华才看的,不过内容确实很有趣。
一提到古代的人文生活,一般都想到语文课本中的人文雅士,或吟诗作对,或饮酒作画,总觉高山流水,阳春白雪,差一点地气。
这本合集却将古代人的许许多多有趣的生活习惯讲的生动有趣,有些情节还会让人忍俊不禁。古代人是吃什么?古代人玩什么?古代人如何打击盗版书籍?古代人如何洗澡?这些个千奇百怪的问题居然也有“好事者”进行专业解答,虽然大多可能列举的多参考野史,但读起来也会兴趣盎然。
古代的食物还是相对匮乏的,如果是普通平头百姓那更是如此,在经济还不太发达的时代,没有大棚培育,没有嫁接技术,没有外来品种的引进,只能是多劳动,多吃蔬菜了,吃个肉也是不易(古代大规模的牛羊养殖还不允许),医疗水平也跟不上,所以大多活个六十已经心满意足。
古代的澡堂也是崎岖坎坷,国外的澡堂一会封杀一会开放,和广电总局有得一比。国外从古希腊开始就盛行洗澡,不过那个时候洗澡是为了互相交流学习,到后来欲望开始解放,澡堂从保健功能变为“大保健”场所,而且卫生消毒也不达标,开始成为性病和其它传染病的传播场所,政府开始下令禁止;再到后来,不明真相的小白以为洗澡会降低免疫力,更容易生病,开始不流行洗澡,变得以臭为美(难以想象,发酵三十年的体味,妹子都喜欢的不要不要的,我咋没赶上呢),只能换衣服而不洗澡;但随着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市民都意识到卫生的必要性,澡堂又开始流行起来,人民的性福生活又开始了。
古代的盗版水平也是一绝,不就是用竹简模仿刻个盗版文章嘛,又没有防伪激光标签,又不会二维码扫描验证,该赚钱时还是要赚的,同时,因为当时市面上的故事小说书籍缺乏,只有几本经典的早已经让市民厌倦,福建建安书院(名字忘了)闻风而起,马上迎合市场需求,开始大批量模仿三大名著写出很多水平参次不齐的书籍,比如模仿西游记写出东游记,南游记和北游记,直接搞个《四游记》集合出版,能翻番赚钱,有点像现在的罗胖,深入观察许多白领人士和正在努力的中下层奋斗者的精神需求,开始批发各种零散的鸡汤和真知,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也丰富了自己的腰包,既满足了大众需求,又实现了自我的需求,两全集美,但零散的思考和鸡汤作用几何,只有留着以后评价了。
所以,当我们以一种娱乐,有趣的角度来看待古代的生活习惯时,我们的趣味也会被激发,我们的记忆和思维也会被打开,记住的更多,思考的也会更多。对于古代生活的思考,如《寻秦记》般将现在生活和观念植入古代也很有趣,但以现代的眼光和水平来评价古代的生活,也会精彩纷呈。也可能,在若干年以后,也有个家伙,会评价若干年前的人们用微信读书打字评论是多么的愚蠢,直接用人工智能来记录自己的思想变化并通过脑电波形成语句或语言,仅用十分之一的时间就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