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643(知乎「一小时」系列 HOUR:008)》读后感700字
西北李自成的大顺政权,关外的满洲铁骑,都对北京虎视眈眈,而大明王朝已是风雨飘摇。杀了袁崇焕是这个汉人政权自毁长城,最后只能依赖山海关守将吴三桂。而缺粮少饷不过是吴三桂的伎俩,狡兔三窟,狐狸要给自己找退路了。朱由检以为凭满朝文武足可以凑齐军饷,可是一纸令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区区二十万两白银,不够塞牙缝的,这是王朝日薄西山的前兆,大臣都已经抛弃大明,抛弃崇祯,当李自成攻下北京,这些哭穷的士大夫像狗一下屁颠屁颠的奉承新主子,而李自成发挥恶棍的本色,在各府库中竟搜出共计八千万两白银,要是朱由检泉下有知估计都能气活过来。大明真的退无可退了吗?还有一个办法,就是效仿南宋退守东南一隅,南京作为大明陪都,六部等政府机关建制与北京并无二致,如果南迁或许还有喘息的机会,沿途有明重兵守护,得天时地利人和,延续百年也不是没有可能。只是崇祯败给了自己,他希望借他人之口说出这个计划,他希望大臣进言,然后三进三辞,摆出勉为其难的姿态接受南迁,但是,他错了。朝中竟无一人提议南迁。朱由检反复无常,难保日后在南方安定下来后,以弃城南逃,毁坏国家根基为由杀了提议南迁之人。崇祯败在刚愎自用,李自成愿意不打进北京城,条件是朝廷同意他在西北做个封疆大吏,逍遥自在的西北王,崇祯居然没答应!!!没完没了的廷议,浪费了一次又一次自救的机会,让南迁的计划化为泡影,朱由检说“大臣误我”,其实他自己就没有责任吗?而吴三桂打开山海关的城门,让满族以异族的身份入住中原。
斜阳照在帝国的废墟之上,那些繁华、荣光都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只留给后人无尽的感慨,翻开史册,一篇读罢头飞雪,但记得斑斑点点,几行陈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