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神间词话(知乎「一小时」系列 HOUR:035)》读后感_900字

《神间词话(知乎「一小时」系列 HOUR:035)》读后感900字

最近看了三本关于希腊神话的书,这是第三本。
第一本《小顾说神话》,看的我是三观碎了一地:宙斯老爸最喜欢吃孩子、生一个吃一个;宙斯的老婆是妹妹,宙斯的某女儿是从他头部生出来的……大地之母盖亚和儿子……作者说希腊神话就是一个大型xxxx现场。虽然当故事看,仍觉得为这也太过头了吧……这就是欧洲文化的底层建筑??
第二本,薄荷阅读的《希腊神话》,有了第一本作铺垫,开始见怪不怪了。把每章背后的背景延伸阅读看的津津有味,这才发现,其实生活中很多地方都有希腊神话的影子。譬如星巴克的logo,譬如一直听说未曾了解的潘多拉的盒子,潘多拉是谁?盒子里又到底装的是什么?再到水仙花、双子座的故事~原来生活中居然有这么多希腊神话元素。
第三本,便是这本。这本更像是高度概括和具象化,抓主要人物及其有趣场景,并不专注于铺陈延续剧情。譬如三兄弟的故事、英雄与美人,爱神谈恋爱不被家里同意的故事~感觉看出了点当下生活气息。
三本看下来,最大的收获倒不是故事本身。而是意识到,所谓三观,是有特定环境的。要理解或认识,有时需放下既定认知。要把自己放到那个环境去理解去看去听、去思考。如今我们习以为常的伦理道德、社会常识,都是在万千年中演变发展而来的。认识过往,你得把自己放入那个环境,然后你才会“看”到很多来龙去脉。放到当下也有启发,譬如与人沟通,我们常常说换位思考,即是你尝试站在他的环境下看问题;再譬如,我们常常说的代沟,便是用两个时代的三观去审视对方,那自然是有一条理解的鸿沟。
第一本的时候,我感觉这故事看的我三观破裂。第二本时,和朋友有次讨论,发现其实很多荒谬之处,站在某些角度来看不无道理。然后突然反应过来,我们现在所处的人类文明,和那时(编写这些神话的年代)岂止是千差万别。怎么能用当下三观衡量过往得失呢?
现在的认知来源于这个过程的演化,各种文明的变迁。两个时空,能打通的不是思想认知、而是客观发生。抛开既定认知,进入故事环境,去认识那个时空的人事。就好像突然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这便是读到这一本,我的感受。
2018.11.28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