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牛津通识读本:缤纷的语言学(中文版)》读后感_900字

《牛津通识读本:缤纷的语言学(中文版)》读后感900字

这本书的中文译本名叫《牛津通识读本——缤纷语言学》,缤纷主要体现在它内容的多样上,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对语言学分别进行阐述,以各种例证来证明作者的观点,在内容方面也有浅有深。除了文字叙述之外,还在一些章节插有图画和图表,图画的插入更能吸引读者,使读者的阅读经历更为有趣,图表的插入则使得作者想表达的东西更直接明了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但是作为一本通识读本,在我看来,它是没有达到通识这一要求的。第一,从结构上看来,这本书内容的叙述不具备基础的逻辑性,似乎作者在为了彰显他“丰富的学识”的同时,忘了通识读本至少应该做到逻辑明了、条例清晰,但是细读下来发现这本书经常在读的时候会让人觉得一头雾水;其次,作者在划分章节时,逻辑也不够清楚,比如说第二章“语言人”和第三章“穿越时空的语言”以及“语族”,都在不断强调语言在不断变化,但是在阐述过程中并没有分别突出这三个章节标题,给人一种“炒冷饭”的感觉,就是把同样的一个点提了又提,很多方面都存在着内容重合的嫌疑,但是却并没有什么突破和不同;第三,是作者所举的例子,当然这可能是我自身的原因,因为作者在这本书的最开始有说明语言学是一门既文又理的学科,可能是语言学自带的理科性,让我在看到作者的例证时无法明白作者的意思,也就是说,我觉得作者举的例子看不懂;第四点,也是我觉得这本书出现最大的问题,就是作者在每一章节对于每一个我们该探讨的问题,都没有说清楚。他先是不断的列举各种例子,然后又不断的出于否定和肯定的循环之中,当然,从哲学上的辨证观来看,辩证的看待事物才是正确看待事物的方法,既否定又肯定是不置可否的。但是作者的问题就出在这,在每一章,他的否定和肯定都不够明确,就算在引用前人观点的时候,最后也还是给我一种他先是说对,后面又说不对,最后也是他也说不清楚然后避而不谈的感觉。

总的来说,作为一本语言学书籍,我觉得这本书的不好之处远多于它的好处,当然每个人的看法都是不一样的,我只是说这本书不能给我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反而越读越不解,我觉得它内容欠缺的同时还缺少严谨性和逻辑性。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