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通识读本:康德(中文版)》读后感1100字
牛津通识读本《康德》读后感
五十弦2018-12-16
这本书介绍了康德生平和其主要哲学观点.
我从本书以及另外两本关于康德的传记得到以下印象:
0.康德哲学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如何认识世界和认识人自己的.
1.在康德之前的中世纪基督教及经院神学的传统下,认识世界和自己就是认识上帝及上帝意志的作用.但是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如惊雷般彻底颠覆了人们心中对上帝的权威的认知和敬畏以及对世界的看法,于是就出现了理性主义的独断论(上帝就是存在就是真理)和经验主义的怀疑论(否定因果律否定一切知识和上帝).
2.康德的年代是宗教权威和封建权威崩溃的年代,是法国大革命和欧洲科学革命的年代,康德以启蒙者的姿态拯救了混乱年代的人们的混乱思想.
3.康德在实际上否定了上帝存在的必要性之后,以先验唯心哲学论证和提出了人是真理和道德的真正本源.考虑到当时的时代背景(欧洲一千多年的基督教传统),这样的思想确实可以和哥白尼革命相提并论.
4.但从现代的观点看,康德的先验主义认识论明显过时了,其概念体系既晦涩难懂又不被现代科学哲学和认知心理学所接受.个人认为,关于如何认识世界的认知科学不如读卡尔波普尔.
5.康德伦理学中关于绝对道德律令的结论是真理性的揭示,但是关于道德的必要性和必然性的论述是不切实际的,完全没有意识到道德的真正起源及其对人类的意义.
6.道德真正的原因和目的是:在群居人类中间产生了秩序,而秩序才是人类可以共同生活、合作、分工、交换、分配利益,进而共同进化、创造文明的关键.道德是人类共同生存的必须和必然.
秩序是人类生存/文明的前提,道德/法律是秩序的前提,而强制暴力是道德/法律的前提.在这里,用康德的表达方式就是,道德的善和暴力的恶是二律背反的.
无论从哲学还是现实角度,善与恶总是互相对立依存的,是辩证的存在.
7.康德哲学的后果:
(1)德国唯心主义学派和历史决定论的始祖,其后是费希特、谢林、黑格尔,极大影响了叔本华、尼采.是尼采进一步大声疾呼上帝死了,这在康德的年代是不可想象的.
(2)也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决定论的源头.
(3)虚妄的伦理学道德论证,导致不能阻止十九世纪的欧洲混战和二十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的发生.
(4)晦涩难懂的文风和概念体系,导致最终哲学走向语义学的衰落.在康德的年代,神学、医学、法律是上三门学科,是康德凭借三大批判将哲学推上十八、十九世纪的大学王座.而在现代社会,哲学已经丧失了引领人们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统治性的学科地位,而这也和康德不无关系.
8.当下了解、研究康德的意义:
(1)对喜欢和学习哲学/哲学史的人来说,康德是绕不过去的巨大丰碑,是西方启蒙哲学的开山鼻祖之一.
(2)特别地,对于想看清当下的人来说,了解、研读历史是一条捷径.而了解康德,则是了解历史特别是人类思想史的一个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