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永远的家》读后感1000字
《我永远的家》简单易懂地描写了作者从一生下来到成为医学生的经历,而命犯桃花的出生貌似在经历中也慢慢体现,于是对后来的\著名情爱文学大师\的称呼也能理解了。无奈结尾略显匆匆,让人触不及防。
家一直是一个暖心的词,也是一个温馨的地方,一直是内心的最放不下。作者从大家开始描绘然后到小家最后再到小我。大家——日本,小家——家庭,小我——渡边淳一。
作者的童年便是我们抗日战争的时间,那时的日本四处征战企图扩大自身领域。他亲身经历,而我只是从较多的抗日片中明白事情的原委,不知道确切的细节,只知道电视剧让我们知道了该知道的值得高兴值得缅怀的事情。不过战争带来的灾难却真真地在历史中被记录下来,比如那被毁坏的圆明园,那历史之最的敦煌莫高窟等。
其实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他情窦初开的那高中时期,那是个纯洁的少年啊~对爱情的腼腆及难以忘怀,还有对考入大学获得自由的努力,看着看着突然想起了那时高三的生活,每个人总要经历一次大学入学考才不觉的遗憾,不管最后能否如愿以偿,但那努力的时光,那每天六点起床凌晨十二点多才睡的日子是最美的回忆。虽说人不能靠回忆活着,但有些事情要自己经历才明白。有些人要遇到了才知道适不适合才明白是否可以错过。
其次便是进入大学后的生活了吧。因为沉浸在失恋的回忆中,大学前两年几乎没怎么好好学习,吃喝玩乐,逍遥自在,一晃就过去两年,因为成绩的缘故最终选择参加编入考试,这貌似和插本考试有些类似的地方,重新选择其他学校其他专业参加考试。最终在父母的意见下参加了偏文的医学。其实现在很多人也会这样子啊。在高考后选专业,家长都会建议选老师,医生之类的,也许在他们印象中这些专业和他们那个时代时一样吃香。有时也是为了保险起见,为了今后就业后能安逸些,有争议的选择就那样开始了。很多人老师都给学生灌入\进入大学就解放了\的思想,所以刚入大学很多人前面一两年都玩着过,打游戏啊,逛街,追剧,反正除了学习外的自认为很酷的事情。然而,时间过得很快,转眼便毕业,只有那时才开始考虑自己的归程,可惜时间不多了。其实很多人都知道这种现象,只是想去改变的很少罢了,毕竟这是进入社会前最后的舒适时光,那就好好玩,工作后就没那么自由了,人各有志,没有谁对谁错,谁好谁坏。
作者用简单的文字描写了他的前半生,看着些许平淡,但给人一种很真实很亲切的感觉,每一个真诚流露都值得被尊敬,喜欢他的作品很大原因是他的真实和毫不避讳的自我坦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