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集:菰蒲深处》读后感1000字
62《菰蒲深处》,汪曾祺/著。
我是半吊子读书人,伪文学爱好者。以下言论,并非书评,只是自身读书心得,主要目的供自娱自乐。当然,若有偏颇,祈以斧正;另有高见,诚请交流。
因考虑着深入系统阅读同一作者其他作品大有裨益,加之确实忠爱汪老朴实直白的文风,我刻意连续阅读了汪老五本书。
或许类似于儿时物质匮乏,新衣,总要等到逢年过节走家串户等重要时刻,舍得换上的心理和行为,不想太快读完汪老的书。
或许好菜架不住天天吃,天仙耐不住时时看。持续长时同类风格的作品,产生了阅读体验感的麻木或疲劳了?
又或许汪老的书素淡温润如白粥,养胃养生,确实有益身心的。然而,久食之,也会口舌淡寡无味,也想换种口味。何况偏食挑食,也会营养失衡。
不知出于以上何种原因,书架里另几本待读的汪老的书,近期是暂时读不进,也不打算读了,暂缓时日再重拾。
汪老的五本书,给我最深的感觉,总体概括为“四白”。
其一,措辞直白。五本书我摘录的经典语录和优美句子的字数总和,还不及先前读某些小说集一书。当然,每本书各有其长,题材类型各异,用以类比且引用在此,难免有些牵强有失严谨。旨在说明,汪老的作品不拽词不逞文采,平淡直白。
其二,手法白描。用朴素简练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尤其体现在描写人物形象和情节内容的自然推进两者上。
其三,篇末留白。大多数作品,篇末都会附有作者的感想,论点,总结等等。汪老的作品篇末,仍是平静的讲故事,直到故事戛然而止,鲜少感概议论,让人意犹未尽。
其四,温润白粥。汪老的作品,其内容无论涉及人性的善恶美丑,还是遭遇生离死别,几乎没有冷嘲热讽,怨天尤人之类激烈颓废之辞,也鲜少有苦口婆心说教,通常以事不关己的态度云淡风轻地客观叙事,其中是非曲直留给读者自己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总之,汪老的书文字质朴直白,一草一木皆趣味儿盎然,小事大事皆云淡风轻,没有冷嘲热讽,怨天忧人的激烈抒情,没有过多地苦口婆心说教。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是汪老对生活之热爱和世情之通达,读来很放松很熨帖。
经典摘录:
瓶花收拾起台布上细碎的影子。磁瓶没有反光,温润而寂静,如一个人的品德。磁瓶此刻比它抱着的水要略微凉些。窗帘因为暮色浑染,沉沉静垂。
老詹的钟声颤动了阳光,像颤动了水,声音一半扩散,一半沉淀。
小说是谈生活,不是编故事;小说要真诚,不能耍花招。
灯火照在人家槅子纸上,河边园上乌青菜叶子已抹了薄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