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大明王朝1566(全集)》读后感_1600字

《大明王朝1566(全集)》读后感1600字

《大明王朝1566》读后感

这本书讲述的历史是嘉靖年间“倒严”的故事,时间跨度从嘉靖三十九年腊月入冬始,至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十五日裕王朱载垕继位止。以海瑞、王用汲为首的大明脊梁之臣向严嵩,严世蕃等贪污腐败之流作斗争的故事。朝廷理学清流派徐阶、高拱、张居正以裕王为核心,弘扬着大明的正气,正道,但毕竟在嘉靖的制擎之下,处处压住,不能清除腐败风气之源。严嵩,严世蕃利用郑泌昌、何茂才、江南商人沈一石疯狂敛财,致使大明王朝国库空虚,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在宦官吕芳,杨金水、陈洪与“严党”共同把持之下,大明朝日渐衰落,国家岌岌可危。一心修道的嘉靖只求长生不老,二十年不问朝政。危难之际,海瑞,王用汲临危受命,在浙江的淳安,建德严查贪污腐败,为官作恶的案子。甚至给自己准备一口白木棺材,毅然决然给皇帝上了那一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天下第一疏——《治安疏》,最终惊动朝廷,才有了之后的隆万十六年改革新政。

这本书是在微信读书里看完的,全书分为上、下两部,共三十九章。文字描写,场景叙述都很细腻,很容易就可以将书中的内容在头脑里图像化。就像看一集集的电视剧,跟同事一交流,他说这就是为电视剧而改编的,主演是陈宝国。我说难怪,此书的情节设计,场景转换这么像电视剧的风格,所以读这本书也是我难得的一次轻松愉悦的读书体验吧。当然,如果是剧,很遗憾,那就与它无缘咯,因为我现在基本不看电视剧。

书中有着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从理学清流派的徐阶,高拱,张居正,一身正气的海瑞,王用汲;到严世蕃、常伯熙、郑泌昌、何茂才等贪污腐败分子,他们斗智斗勇;还有宦官吕方,杨金水,他们与皇上,内阁,地方官盘根错节的关系;在善恶之间游移不定的赵贞吉,田有禄。嘉靖在炼丹的求仙中亦正亦邪,亦道亦魔的情绪化脸谱,简直就是一锅大杂烩。让人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眼花缭乱,应接不暇。人物的对话有时感觉就像是在法庭上辩论。好人与坏人短刀相接,直幻作一片刀光剑影。

尤其是海瑞,他的朝论与应奏之策简直就是一把利刃,刷刷声只剥得那些小人体无完肤,锥心刺骨,真叫人感觉痛快。可惜他在现实生活环境中境遇太坎坷,幼年丧父,中年丧妻儿、女,家有老母不能在身边时时侍奉。家道清贫需他人时时接济才渡过难关。我想起在海口时,曾经两次慕名前往海瑞墓去参观,因为景点修缮没有开放,都未能如愿,当时只透着门缝拍了几张照片。也许,是他在天之灵,不愿今人清扰而为之吧。

那些配角人物的设计也很出色,比如芸娘的出场,在外商眼中一惊为天人,倾国倾城。而她却出身青楼,为朝廷公公,巨贾商人掌中玩物。但芸娘心比天高,与高翰文一见为知音,之后情愿与他粗衣淡食,漂流异地他乡。这时,芸娘在其他人的眼里仅为平凡之女子。后来又与高翰文经商起家,被裕王,李妃重用。她的起伏落差不可谓不说大。

另有两处特别有戏剧化,一个是活了120岁的张三丰书写的血经,还有一只活了1700多年的乌龟,上面竟有汉文帝时期书写的文字,这些我只能把它们当做是传说了。

当然我们还能找到一些熟悉的历史人物,比如书写《本草纲目》的名医李时珍,抗倭英雄戚继光,他们在此书中与众人的交集在历史中是真是假,我且只能半信半疑之。

当然,看这一类故事书也不能过于较真,书中对大明朝国家的运作应该还是求实的,如内阁的票拟、批红;徐阶、严嵩所作的青词;朝廷到地方六百里,八百里驿站传书。很有时代感。

最后要谈到的是人物从出现到退场,总让人有些虎头蛇尾之感:严嵩,严世蕃在朝廷时的张狂,跋扈。但到最后被惩罚时,却只有寥寥数语。沈一石的放火自焚,让自己的生命戛然而止,但在语言交待时有些漂浮不定,我开始以为这可能是一个阴谋,估计他还会出场呢;民族英雄戚继光却无缘上朝廷受赏,可见那是一个不重视英雄的年代。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