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家长这样引导,孩子心理才健康(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懂生活)》读后感_1100字

《家长这样引导,孩子心理才健康(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懂生活)》读后感1100字

一、一核心。

当今中国,大部分家长最高兴的事是孩子成绩好,最不高兴的事是孩子成绩差,一些学校,只有班级前几名才能考上重点高中,才能考上名牌大学,在升学竞争和就业竞争中占据有利身位。

二、两范畴。

孩子的物质生活,孩子的精神生活,精神生活比物质生活重要,在家庭教育实践中,却经常被放在次要地位,一部分家长受传统家教“吃饱穿暖不受外伤就好”的保守观念影响,对孩子的精神生活弃之不顾。

三、三分野。

好学生的精神生活,容易骄傲,唯我独尊,容易偏激,守住排名,容易迷茫,如果成绩大幅波动,容易不知所措,如果成绩下降后拯救不回来,对此,作者给出一些引导方法。中等生的精神生活,因为不受家长和老师的重视,有一种管你也没什么效果的错觉,中等生得到的关爱不够,容易触发抑郁、恐惧、焦虑、网瘾等心理问题,可以用目标、督促、代币、暗示、习惯等方法进行引导。差生的精神生活,作者没有谈,团团也不是差生,如何熏染差生的精神生活,我脑海中暂时一片空白,等待阅读其他书籍。

四、四书包。

学校、辅导班、家庭也被称作教育的“三位一体”,各有各的书包,最终还是条条大路通社会,家长理应提前关注的是社会书包,孩子怕陌生环境、怕别人动他的物品、怕别人不听他的话、怕别人强壮又强势、怕自己没有闪光点,或者性格内向,只和看得爽的同龄人玩耍,这些问题都要随时发现随时解决。

五、五性质。

青春期的孩子有五种符合年龄的特殊性质,伸缩性、模仿性、可塑性、群体性、叛逆性,家长需要顺水推舟,了解其特征与发展方向。

六、六无奈。

孩子的无奈,被沟通,被成长,被决定,被学习,被不喜欢异性,被拥有艺术天赋。一部分家长不擅长观察孩子的个性化需要,于是便把自身需要覆盖在孩子身上,迫使他成为家长的拓展和续集。

七,七倒车。

孩子最不喜欢家长做的事,先入为主,武断评价;没完没了,唠叨不停;不看优点,攀比无限;侵犯隐私,划分阶级;只讲学习,不顾其余;永远正确,体罚不断;自己不守信用,总翻孩子旧账。这些都是开倒车,尽量避免。

八,八过。

过度关心,过高期望,过分呵护,过多干涉,过重学业,过多指责,过少沟通,过少理解。八项家长自我衡量的指标,可以定期内省。

九,九科目。

常见的九科目是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地理历史,物理化学生物,这些科目,作者没有具体展开,他主要关注心理范畴,写得很是专业,对团团常见科目的素养培植,我们还得继续探寻。

十,十病。

家长的心理问题,攀比心理、替代心理、盲从心理、补偿心理、护犊心理、完美心理、晕轮心理、偏执心理、打压心理、怨恨心理,都是稍嫌病态的,不妨照单自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