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亲爱的生活》读后感_1200字

《亲爱的生活》读后感1200字

门罗的作品对我而言是个矛盾综合体,看起来平淡无奇,而又匪夷所思,平铺直叙 又暗藏玄机。说是短篇,你却读不快。首先是她的讲述风格,描述个人的内心世界,却永远保持克制,想要表达,却不过于直白,所以要花点心思保持耐心。二是故事的悬念,也得费心思揣摩,有时在开头,如《柯莉》,有时在中间,如《火车》,有时在结尾,如《湖景在望》,可能答案也只是一两句语焉不详的对话。三是她的小说结构。门罗的小说没有明确的时间,不是某年某月某日的几点,好像就是日常。故事跨度可能几天,几年,但作者也不会详述\\几天以后\\,“几年以后”,直接就进入人物的行动。时间顺序也非一般的顺序倒叙,而是交叉叙事,读者要留心整理线索。好像门罗在不动声色的玩一个阅读游戏,不能走神哦!

故事里的每一个主人公敏感安静,会有些小小的缺憾,有丰富的内心世界,索然无味的生活,他们渴望新生叛逆,有的短暂放纵之后又不了了之,如同涟漪过后又恢复平静的湖水,又或是平静无聊之后的爆发和放逐。也可以说始终都有《逃离》的影子:逃离庸常的生活,逃离自身的缺陷,逃离设定的角色。《骄傲》里的兔唇,《沙砾》里的丧女,《离开马弗里》的病妻,《庇护所》里的一场盛宴,未必又不是一场逃离。门罗仿佛面对一个安静的听众,仿佛在说,瞧,这就是我们的生活。它不完美,有创伤,有欺骗,有遗憾,有失望, 有懦弱的男人,有得而复失的爱情,有小小的愧疚,有终生难以诉说的隐痛,也有昏昏沉沉的白日梦。平静的生活表象下始终策划着一场逃离,上演着一幕风云诡谲的戏剧。这也是矛盾吧,人,总得生活下去。

我觉得她的书像是写给自己的一个故事,没有宏大的主题,没有升华的情感,就像是生活的一个片段。和那些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者相比,是很个人化的书写。同为女性作家,朋友曾把她和萨冈作比,真是很好的类比。确实有相似的地方,她们都着眼于小,着眼于个人,甚至那种淡淡的叙说方式,都很像。但是萨冈是法国式的,布尔乔亚式的,红酒,爱情,鲜花,音乐,萨冈更倾向于描写心理的变化,描述内心的孤独,描写生活的瞬间。读萨冈,是轻松的。而门罗是北美式的,寒冷坚硬,农场,白桦,风暴,积雪,讨论的人性更为复杂,时间跨度也更长,故事性也更强,对人的内心有更大的冲击。读门罗 是沉重的。虽说她宣称不是女性主义作家,但她的故事确实是女性视角,大部分主人翁是女性,即便是不是女性,如《火车》的男主,也一直都在女性影响的笼罩之下。

我记得ted有位演讲者,说想读到每个国家的书,发现更大的世界,我也喜欢在故事里寻找一种地域的独特性。门罗这一套书绕不开经过二战的加拿大,士兵,医院,空军,免兵役的人,工人,普通人,英国在大空袭前送到加拿大的儿童,还有神秘的门诺教徒阿米什人。时代始终在人的命运里扮演着重要角色,影响他们的人生轨迹。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