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望春风》读后感_1200字

《望春风》读后感1200字

《望春风》这本书是我年初时的愿望,那时候我刚看完《白鹿原》,看了《白鹿原》以后我觉得这种乡土风格的小说其实是非常精彩的。碰巧在那时在我们学校的图书馆的公众号里看到一篇推送还是什么,里面就有提到这本书,看到它的题材和《白鹿原》比较相近,于是勾起了我浓厚的兴趣。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没有看。现在有幸看完了这本书,觉得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吧“不负盛名”,挺不错的。实际上我觉得这本书里面反映的那些乡村风貌十分真实,人与人之间的那些小心思,有些农村妇女确实有书中描绘的那种小小的自私,看不得别人过得好,话里话外时常带着一些妒忌或者讽刺,个人感觉十分贴近农村的生活。但是同时我们也会发现农村人性格里存有的那一份与生俱来的质朴与友善,村里谁家出了什么事情,几乎全村的人都可以去帮忙。这些在原文中的体现我就不说了。我想作者对村里人的描写不是为了突出他们的自私,而是从根本上来揭示农村人灵魂中那种真善美。农村人之间的邻里关系虽然很微妙,哪怕并不和睦,也好过城里邻里间的互不相识。当然这应该不算是文章的主旨。书中主人公的命运可以说比较坎坷,没有享受过母爱的他其实内心深处非常渴望能有母亲在身边。他所渴望的母爱并没有从比较亲近的婶子身上得到,倒是在只比他大5岁的春琴身上得到了,这直接导致了他对春琴形成了某种信任或者可以说是依赖,这种依赖在往后的时光里发展成了对她的某种特殊的情愫,我认为他们之间这种情愫其实已经远远超出了亲情,也远远超出了爱情,我也不能定义出另外的东西来描述了。那可能是对命运的一种心安,仿佛世界上只剩他们两人一样,那他们是否在一起或者是否有爱情其实已经不再重要了。

最后该说说这部书的主题。其实很多名家都评论过这本书,它是对过去农村的一种告别。这种告别带着强烈的心酸和不舍。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种强烈的故乡情节,对自己曾经生活过的故土有一种莫名的留恋,对故土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有着浓烈的感情,这种情节似乎在农村人身上体现的更加明显。也许很多人认为农村的消失是一种必然的不可阻挡的趋势,但我总感觉作者对此还是抱有希望和幻想的,结尾的时候他们说到儒里赵村的人会不会再次聚集但他们住的地方,在百年后重新发展成一个大村庄,“儒里赵村重新人烟凑集,牛羊满圈,四时清明,丰衣足食”那段描述让人心痛,那可能是再也回不去的图景了。其实看刘慈欣的《三体》或者《时间移民》,会发现在这样的科幻小说里,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会出现返璞归真的现象,所以我相信《望春风》里面那样的村庄不会永远的消失,或者说它可能在消失在历史长河里一段时间后又被人们重拾,当然了,也许那时候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也许会有很大的不同,但人们内心那种真善美朴素情感应该不会缺失。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