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地白皮书(十年爱情见证版)》读后感1400字
读《藏地白皮书》
我也不知道,上一次读到能让我如此动容的一本书是什么时候,只是在今天,我觉得我不得不记录,记录我阅读《藏地白皮书》的心路。向往也好,痴狂也罢,此刻,我需要分享,和我,以及我所处的世界。
我不知该如何细细地描述我所读到的故事,没有哪一个时刻像现在这样,我为自己不会讲故事而感到如此惋惜,我害怕自己拙劣的言语会使得故事与其本身相比出现丝毫的逊色。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现实世界,我也为那宛如只在莎士比亚戏剧中才可能出现却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而感到狂喜。是的,狂喜,我不是故事里的人,但读故事的时候,我已俨然成了故事中的主角,不费吹灰之力之力,我的私心将故事人物自动转换。我似乎一下子置身于他们的世界并感到前所未有的幸福。
当然,不可否认,这是一部记录两个年轻人神话般相识、相知、相爱的故事,它让我们相信世界上美好爱情的确实存在,作为一个凡夫俗子,我毋庸置疑地向往。尽管生活中我也玩笑地把“皮相好”挂在嘴边,但请相信,于我真心而言,它真的只是玩笑。我期待的并非柏拉图式的爱恋,但一定得是两颗相似的心,彼此原则一致,别处的差异又何尝不是一种乐趣?我读过那么多的爱情故事,看过一定数量的恋爱中的人,却真的只有故事中主人翁的相处方式让我觉得美好而真实,乃至虔诚向往。向往而期待,却也并不着急。
我想用这样一句话来描述这本书:“It’s not only a love story,but also a lovely story. ”感动我的绝不仅仅是书里的故事,相比之下,我更醉心于故事里两位主人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我从小就是个特立独行的女孩子,虽然与周围人相处得都还算不错,心里却一直有些骄傲和清高。因此真正的朋友很少,独来独往惯了,竟有些享受孤独。”真(女主人公)写道。读到这一段的时候,我内心几乎涌动着一股想要呼喊出声的力量。读书之乐,莫过于这样一个时刻:作者从他/她自身的角度,说出了你内心最想说的话,而事实上你们并不相识。我相信这是人性的传奇之处,茫茫人海,我们各自相异,但终归能发现相似的同类。如今的我,是如此狂热地喜爱着一个人“行走在路上”的感觉,那是一种无法述说的美好,任何人都是陌生人,所以无需伪装。在这样一个“陌生”的世界里,我们只需要在乎自己此刻的感受。向我面对的每一个人微笑,向我看过的每一处风景张开怀抱,向我所享受的那一刻报以诚挚的感恩,在我如今生活的城市,我勇敢地做了。然后,在这本书里,我看到了走向远方的自己!在这一时间节点上,我说不出任何的话,却充满了欣喜和感动。
2017年5月11日,我有着和书中真一样的年纪,小心翼翼无比珍惜地看着他们行走在路上,而此时的我也幸福地走在他们的故事里。我想起了《你好,旧时光》里的玛丽安,在那样一个漆黑的夜里,因为作者描述的玛丽安,我泪流满面。在一片安静的朦胧里,我向自己承诺,我想成为玛丽安,我会成为玛丽安。我也想有那样一位神灵,在见证了无数人之后也见证我,在剥离一层又一层的欲望之后看见我真正的野心。多年以后,哪怕我嫁做人妇,已为人母,我也希望其前提是我这些堪称“妄想”的实现。我会记住这样一个时刻,尽我所能!
最后,我要说:在书里,我读到了我最想过的生活,读到了我最想说的话,亦读到了我最想成为的那一类人以及我最想遇见的那一类人,我希望你也可以!
——2017.5.11于师大自习教室三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