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波细说商业史(套装共5册)》读后感1100字
为何有名的妓女比商人多
在中国古代商业最发达的朝代寻找商人的结果,要么是坏蛋,要么寥寥纪录,要么有名无姓。
按历史学家钱穆的说法,“中国为世界上历史最完备之国家”。以史书记载论,从公元前841年开始,就明确有年可以考据。从那以后,各路英豪你方唱罢我登场,演绎出一段段惊心动魄的大历史,只要稍稍懂点掌故,谁都能随口报出几百个历史人物的名字。
不过,这么轻易的事情现在却每每困扰到我。近年来,我一直在做中国商业史的研究,在经济史料极度缺乏、对商业极度鄙视的国度,试图从商业的角度来描述国家历史的演进,显然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你会发觉,这是一个主角模糊、故事残缺的历史长卷,在浩如烟海的史料堆里,我终于如愿以偿地把自己逼进了死角。最让我烦恼的事情之一,是很难找到商人的名字。
写《史记》的司马迁是第一个为商人做传的历史学家,在《货殖列传》中他列举了先秦到汉初的十多位大商人的名字和他们从事的产业,尽管每个人只有寥寥几句,可已经让我们这些后来的研究者感动到涕泪俱下了。因为,在他以后的所有历代官史,尽管都有《食货志》,可是却几乎再没有商人名字的出现。
比如说到宋代。它被史家认定是商业最为兴旺的朝代,四大发明中就有三项出现在宋代。胡寄窗先生认定,有宋一代是对“富民”提倡最力的时期。你看世博会上中国馆如何证明我国古来文明璀璨、商业盎然呢?就是把一卷《清明上河图》用高科技的方式重新展现。
然后我到宋史中去寻找商人的名字,可笑的是,花了我好多天的时间动手动脚找材料,找得全名字的商人居然没有几个。比如在官方的《宋史》中,似乎只有一个商人,名字叫朱勔,他以贩卖花石纲而出名。在《宋史》中,朱勔是个坏分子,他被写在了《佞幸传》里。
除了朱勔,我还在大理学家朱熹的相关资料中意外发现,他的外祖父祝确是个商人,据朱熹自己说:“新安祝氏世以贷力顺善闻于州乡,其邸肆生业几有郡城之半,因号半州。”朱熹自己很讨厌商人,不过对这个号称“祝半州”的外祖父倒是津津乐道。
找不到其他名字,我当然不死心,就再回头看看当今的历史学家是否找到过,一查,果然让我发现,写过《两宋财政史》的汪圣铎先生做过同样的傻事。他还专门写了一篇《寻找宋代大商人》的短文。
汪先生是宋史大家,他查得比我细致。自先秦之后,盐商就很富有,宋代盐业也很活跃,他就到盐商堆里去找。在《宋会要辑稿·盐》中,果然被他找到二位有名姓者:北宋的康喜、南宋的吴傅。可惜两个人的名字都只出现过一次。文中甚至连他们的籍贯等都未言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