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之光:我的互联网运营方法论与自白》读后感1900字
《运营之光-我的互联网运营方法论与自白》——2018年读完的第四本书,写的第一篇书评。
这是一本好书,书的结构清晰,案例丰富,给我好好上了一课。
读这本书之前,我对运营的概念并不清晰,活动策划是运营,社区管理是运营,一个个零散的概念,看了之后,我知道运营不光是四大职能划分:内容运营,活动运营,用户运营,产品运营,运营还是宏观的,产品负责界定和提供长期用户价值,运营负责创造短期用户价值 协助产品完善长期价值,运营需要把一些列运营手段组织和串联起来,做好规划和资源分配,更好的作用于产品。运营无非两方面,一是拉新、引流、转化,二是用户维系。
另外,运营工作和客户经理工作,有着非常多相似的共性,都是与人打交道,都需要极强的执行力和对细节的关注,但是又需要带着宏观是视角去理解和调整自己的工作,所以书中关于职业和个人提升的一些说法,也让我受益。
一,关于如何做好运营,黄有璨提出需要:1,一些必备的基础素质和思维方式、工作习惯等(如投入产出比意识、流程化和精细化意识、回报后置意识等)
2,至少一项可以拿得出手、能直接带来产出的运营硬技能。(如文案、内容包装与生产,活动策划,数据分析等。)
思考,对于客户经理,基础的素质和思维方式、工作习惯是什么呢,我认为有:对行业风口和新事物的敏感性,对人心的洞察,良好的记忆力,及时做总结、体现专业性,细致认真提前梳理流程,合理安排时间,二八效应
对于客户经理,拿得出手的硬技能,跟客户拉关系喝酒的水平,知识丰富专业性,细致认真事情不出差错遗漏……
二,黄有璨提出,做运营的三个底层工作方法
1, 让自己拥有对于新鲜事物的高度敏感。逻辑:追热点、借势。
2, 让自己拥有对于用户的洞察
3, 学会更具有打动力和说服力的表达
三,4个关键性营思维:流程化思维、精细化思维、杠杆化思维、生态化思维。
四,运营需要具备的数据分析方法和意识。数据的背后,是逻辑和推理,逻辑是可以练习的,尝试给自己建立某种思考框架如案例-问题-原因-解决方案这样的框架,推荐书目:《思考的艺术》《麦肯锡教我的思考方法》《创新者的思考》《学会提问》
数据对于运营的作用与价值,就是它帮助你找到一个战场上的发力点和突破口
五,运营人的成长阶段
P1,小白。如何提升:多学习多接触新鲜事物;多发问多思考,多试着自己想清楚这样一些逻辑题:今年中秋,我预计某学校周边的月饼销量如何,为什么?;通过一切方法磨炼自己的行动力和执行力。
P2,成长型。如何提升:多受虐,培养逆商,保持积极乐观;多接触用户、了解用户;积累专业知识,磨炼专业技能。
P3,骨干型运营。如何提升:不局限自己的工作,多体验多分析不同类型的产品和客户;站在业务层面甚至行业层面去思考分析判断,试着想清楚一个行业的逻辑;找出自己的特长点,去聚焦去积累,直到你可以因为某一点或某些事而被大家刮目相看。
P4,专家型。如何提升:多行行业牛人交流,学习;试着分解和分析成功的业务流程和体系;从业务精英向管理者转变;学习更多的行业知识;有一套自己的逻辑和理解。
P5,高级专家型,综合型人才。如何提升:多跟顶尖高手打交道,从大格局去判断和理解事物,至少参与或负责过2-3款完全不同类型产品的成长和运营规划。
六,案例:推广一堂课,需要考虑的:
1, 对于这堂课而言,我主要用来去打中客户的点是什么?
2, 如何通过课程文案说服用户相信我要传递他们的这个点,通过何种表现形式(文字?语音?图片?视频?)何种逻辑?(讲故事?讲道理?摆事实论据?)
3, 我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标题以刺激更多用户打开并阅读我的课程文案?
4, 课程的报名流程是否顺畅?是否存在会导致用户流失的不良体验或硬伤?
5, 我可能需要通过哪些渠道去完成这堂课的推广?在不同渠道上,我完成推广的方式和手段是否需要一些细微不同?假如需要同时在10个微信群里分享课程链接,我是不是需要针对其中几个不同类型的群来写几个版本不同的分享转发语?并且在群内以不同方式去跟那些成员们进行互动?
七,一个人的进步和提升往往是受到环境牵引的,你在合适的时候被放到一个合适的环境或事件中去,自然会获得巨大的提升和进步。
八,一个人要想快速成长,不外乎两种方式,一是承受压力,二是背负风险,并能够试着在高风险或大压力的情况下去解决问题产出成果。
九,与聪明的人在一起能让你变得更聪明。高手的时间都是稀缺的,请尽量让对方与你之间的相处也有价值;一个好的交谈,往往是两个头脑在同时思考和交换信息的过程。
十,一个人,30岁以前往往跟其他人拼能力,30岁以后,跟其他人拼思维。
十一,我来说的关键点:
提高自己洞察人心的能力
提高说服力,总结一些话术
逻辑能力,多思考,训练,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