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华尔街之狼:金融之王卡尔·伊坎传》读后感_1200字

《华尔街之狼:金融之王卡尔·伊坎传》读后感1200字

《华尔街之狼》,21万字

写华尔街金融市场的书,光以“华尔街之***”为书名的就有多本,但每本书都从一定的角度,写了某个公司,或者某个人物,在华尔街的生存史和奋斗史。

下载此书备看已挺久了,真正细读前,一直觉得书名起的有些哗众,故意引人眼球。然而,读闭此书后,方觉此书名恰如其分。甚至会觉得,书名起的还是过于文明了,应该叫“华尔街流氓”更准确一些。

何故?

1936年出生的伊坎,最初牛刀小试,或者说崭露头角,是在1977年,以收购拜尔德华纳信托、塔潘两家公司为标志。以此为始,伊坎频繁通过“绿票讹诈”的方式,借助“委托代理权”争夺这一手段,硬生生诈的一家家被举牌企业,出高溢价回购其股权,让伊坎在短期内斩获大量收益的目的得以实现。

这是名副其实的流氓敲诈行为嘛。伊坎就是那个游走于华尔街和实业企业常规道德规范及行为方式之间,找寻其边缘地带,寻找时机出手讹诈的流氓。

但是,这种行为,在那个时期,又是完全合法的,即使是官司打到了联邦法院,也出于对自由市场行为的保护,而未判定伊坎的行为违法。

这不是合法耍流氓,是啥?

读完此书,有几处感慨,也有几处疑惑:

1、与伊坎相比,在稍晚时期,也就是1980年代之后,被称为门口野蛮人的并购之王KKR等并购企业相比,杠杆收购要比流氓伊坎绿票讹诈的行为文明的多。杠杆收购还多少涉及对被收购企业的私有化、拆分出售等,多少会提升社会资本运行效率,或者创造一些新增价值。而伊坎的行为,纯粹是利用股东和经营层的委托代理关系的漏洞,逼迫对方接受自己的开价。

2、在美国这个市场,绿票讹诈的情况可以合法存在,而在中国,这种情况几无可能。如果说前些年尚无案例可循,经过近两年众所周知的一些案例可以看到,即使杠杆收购的环境也较难存在。这正是中美法律环境、经济环境和政治环境的区别。

3、资本并购和经营实业是两码事,经营文化、理念及方法等全然不同。这一点明显地体现在伊坎对航空公司的收购上。在资本市场上的讹诈游戏、并购重组游刃有余的人,在深入经营实体企业方面,往往表现出极大的理念和方法冲突。

近几年国内,国内资本市场参与者也有此倾向。实体搞金融运作,或金融平台搞实体,如果不能更好地区分其中的边界,往往会丧失或消耗掉各自在专业领域的细分优势。

4、疑惑一,书中没有对监管者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对绿票讹诈的行为进行规范、约束做出说明。

5、疑惑二,尾声中,提及伊坎在新世纪初曾试图对苹果公司、戴尔进行收购,但仅几句话带过,对此两个案例看得不明不白。以当下的市值等情况看,敢对苹果这种规模量级的公司下手,可真是蚍蜉撼大树呵。

此书在微信读书上近二十大洋,当当读书只几大洋,于是在微信读书看完免费部分就转在当当读书上购读了。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