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聪明人是怎样思考的》读后感_1300字

《聪明人是怎样思考的》读后感1300字

  • 能够迅速发现事物的规律、遇见问题能有一个清晰的思考过程、不做显而易见的蠢事的人被称为聪明人。聪明人敢怀疑又保持着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犯错后能快速纠错。通过深度阅读来拓展自己的人视野和格局,通过深度思考可以看见他人不易觉察的盲点区。坚持并行动下去,有效的坚持一万小时,你就可以成为你所坚持领域的专家。

“1万小时定律”的关键在于:1万小时是最底线,而且没有例外之人。没有人仅用3000小时就能达到世界级水准;7500小时也不行;一定要1万小时,无论你是谁。

  • 聪明人在思考时会采用以下方式:

1、理性四步法:第一,找到问题或争议焦点;️第二,分析当时情景;️第三,找出可行的方法;第四,验证方法三。

2、归纳推理、演绎推理、类比推理等都可以借用。

3、逆向思维:就事物的结果、条件、所处的位置、过程或方式倒过来思维等。

4、突破定式思维:“思维一旦进入死角,其智力就在常人之下。”

正如卓别林说过:“和拉提琴或弹钢琴相似,思考也是需要每天练习的!”

  • 聪明人在解决问题时善于提出问题,找出真正问题所在,就成功了一半。善于运用工具:如四象限法、swot分析法、5W分析法、头脑风暴法等。

苏格拉底曾说过:“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中国古人说:“学源于思,思源于疑”。

  • 聪明人在记忆时会充分运用器官,重复的记忆。记忆分为三步骤:识记信息(找一个有趣的角度、集中注意力、添加细节、建立联系等,利用视觉时可以利用大脑快照去记忆、贴标签、色彩记忆等);️储存信息(储存信息时给信息分类)️搜索信息(按照信息分类的关键字高效提取自己想要的信息)。记忆时不断的重复和记忆是记住的关键,在记忆时明白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规律,掌握最佳学习时间,确保充足睡眠时间以及均衡的营养。

有研究表明:记忆的第二天遗忘率最高,达50%左右,也就是第二天你可能会忘记你所记忆的50%,第三天为30%左右,第四天为10%左右。由此可见,第一次复习应该及时,新学习的内容最好在12小时之内复习一下,抓住记忆还比较清楚、脑子中记忆的信息量还多的时候进行强化。第二次复习时间间隔可以稍长,比如2天。再往后,间隔可以更长,比如依次为一周、半月、一月、半年、一年、几年。复习所用的时间也会依次缩短,甚至只要用眼或耳过一遍就行。

  • 聪明人工作时懂得立刻行动(办事不拖延,2分钟能做完的事情立马做,因为人脑擅长分析不擅长记忆);将所有文件堆成一堆,逐一检视(充分利用你的字纸篓),然后将它们分类:即刻办理、次优先、待办和阅读材料。
  • 与强者博弈时懂得适当的示弱,搭便车;与水平相等的人博弈时懂得让对手变强,从而激励自己保有压力的去进步。

读书时,记标记,作旁批,写摘录,书心得,细细读去,缓缓写来,实是一件赏心悦事。

  • 大脑就跟机器一样,越用越活。人的大脑左脑是理性脑,右脑是感性脑。充分挖掘自己的大脑,要实现左右脑状态的切换,必须要使人的身体处于极度放松的状态。右脑专家们经过无数的研究发现,冥想、深呼吸、心像训练可以使人们的身体处于极度放松的状态。

对我们而言,做什么事情如果都能达到痴迷忘我的程度、达到偏执狂的地步,那我们就可能拥有创新的思维,离成功也就不会太远了。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