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唐宋传奇》读后感_3500字

《唐宋传奇》读后感3500字

元稹《唐宋传奇》

(一)

《唐宋传奇》第一次阅读是懵懂的弱冠之年,虽不谙世事,但却被其传奇的故事所深深吸引,那时的读本是竖版的繁体字,读来极为吃力,且障碍重重,要不断地翻阅工具书,方晓其大意,如《灵应传》篇,篇幅极长,用典繁多,今日再读仍是未能全诂,本次阅读历时46小时,共计整理读书笔记706条,是睿文读书笔记之冠,足见其专注于此的至诚。

为今所读《唐宋传奇》为华夏出版社出版的2015版本,所辑翔实,无一缺漏,全书共分上编,中编,下编三部分,所戢其中上编,中编唐传奇共计149篇,下编宋传奇27篇,总计176篇,其中宋传奇欧阳修所著《卖油翁》已收录于中学语文必读课本,而唐传奇中《杜牧》篇,《骆宾王》篇,《王之涣》篇等为大众耳熟能详者,多以史实为据,且本朝官吏所撰,虽未载正史,但后人多加引用,如《绿翘》篇,《绿珠》篇,多为世人所津津乐道,凡此种种,不赘其详。

谈及传奇,今人多有偏狭,尚有《前言》予以校订,以刊前误:

传奇,是传统中国文化中的小说体裁之一。

唐宋传奇,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重要源头之一,也是文学创作特别是小说创作发展的历史新阶段。唐宋时期,由不少著名的文人创作了大量情节曲折、文笔精美的文言小说,其内容和创作风格完全改变了六朝志怪小说的诡异荒诞之风,反映的多是传奇所产生的时代背景、社会风气、生活实景和风土人情,其形式和内容、人物刻画和创作手法、现实意义和美原价值,皆大大超过唐宋之前的小说。正如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所说:“小说亦如诗,至唐代而一变,虽尚不离于搜奇记逸,然叙述婉转,文辞华艳,与六朝之粗梗概者较,演进之迹甚明,而尤显者乃在是时则始有意为小说。”

很多传奇段子,其文辞华美,格式工整,构思精妙,情节复杂,人物传神,言简意赅,脍炙人口。如《柳毅传》、《长恨传》、《莺莺传》、《杨太真外传》等作品,广为后世话本小说、戏曲曲艺所取材。如霍小玉、李娃、崔莺莺、杨贵妃、虬髯客等小说人物,也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戏剧中的主角。而且,唐宋传奇对其后世的小说创作及文化思想有着深远的影响:名著《西厢记》源自元稹《莺莺传》;《孙悟空》源自《古岳渎经》;《长生殿》源自《长恨歌传》;《风尘三侠》源自《虬髯客》;《黄粱美梦》源自《枕中记》;还有破镜重圆、红叶题诗、人面桃花等家喻户晓的著名典故,都是唐宋传奇留给后人的文化瑰宝和艺术奉献。

为便于书友交流,特将部分读书笔记及睿文批注摘录如下,以供雅正。

张鷟的《游仙窟》写得是文采飞扬,令读者意犹未尽,不忍卒读!其才情可与司马相如比肩,处处藏典,字字珠玑!叹为观止!

---睿文批注

蓍筮之术,不足凭信,然常令善男信女趋之若鹜!悲夫!(何婆篇)

---睿文批注

“臣幸预控鹤,为陛下耳目,在外唯怪来俊臣状不出。”

控鹤监待召自荐者,沈佺期,宋之问,斯文扫地!

---睿文批注

此篇非为传奇,乃正史”续貂”也!(宋之訹篇)

---睿文批注

何延之之《兰亭始末记》以读史之心,阅后必信!所谓传奇者,非为杜撰,因其离奇,益传久远!

---睿文批注

上谓侍臣曰:“右军之书,朕所偏宝,就中逸少之迹,莫如《兰亭》。求见此书,劳于寤寐。此僧暮年,又无所用,若得一智略之士,设谋计取之,必获。”尚书右仆射房玄龄奏曰:“臣闻监察御史萧翼者,梁元帝之曾孙,今贯魏州莘县。负才艺,多权谋,可充此使,必当见获。’太宗遂召见翼。翼奏曰:‘若作公使,义无得理。臣请私行诣彼,须得二王杂帖,三数通。”(兰亭始末记篇)

未获至宝,寝食难安!千古明君,有此之癖,足见长于历代之君!

---睿文批注

沈既济《枕中记》广播于世,最为闾左津津乐道!黄粱一梦,权贵自况!

---睿文批注

《柳氏传》为历代士人推崇,亦成为后世传奇范本!

---睿文批注

“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亦应攀折他人手。”

“杨柳枝,芳菲节,所恨年年赠离别。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

因其诗流传甚广,其后便定格为一词牌而久负盛名。

---睿文批注

霍小玉者,生则衷情,死则化厉,皆因缱绻于情,死生不以!钟情于恋恋!终有遗患!悲夫!(霍小玉传篇)

---睿文批注

皎日之誓,死生以之,以卿偕老,犹恐未惬素志,岂敢辄有二三。固请不疑,但端居相待。至八月,必当却到华州,寻使奉迎,相见非远。”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力微任重久神疲,

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

养拙刚于戍卒宜。

戏与山妻谈故事,

试吟断送老头皮。

---睿文批注:徐元抚化用其意!

贵极禄位,权倾国都,达人视此,蚁聚何殊。(南柯太守传篇)

---睿文批注:“贵极禄位,权倾国都,达人视此,蚁聚何殊。”人生一世,如南柯一梦耳,沉浮之间,即垂垂老矣!过隙白驹,不知绝尘何处?

小娥者,孀妇也。衔恨苟活于世,唯余复仇之念,潜踪蹑足数年,终复大仇!壮哉小娥!巾帼之伟丈夫!(谢小娥传篇)

---睿文批注

常言:倡伶无情!所传李娃与十娘无异!(李娃传篇)

---睿文批注

---睿文批注:梦之奇,事之奇,皆可传奇!稗官书记,自有奇趣!(三梦记篇)

崔已阴知将诀矣,恭貌怡声,徐谓张曰:“始乱之,终弃之,固其宜矣。愚不敢恨。必也君乱之,君终之,君之惠也。则没身之誓,其有终矣。又何必深感于此行?然而君既不怿,无以奉宁。君常谓我善鼓琴,向时羞颜,所不能及。今且往矣,既君此诚。”因命拂琴,鼓《霓裳羽衣》序,不数声,哀音怨乱,不复知其是曲也。左右皆欷逴。崔亦遽止之,投琴,泣下流连,趋归郑所,遂不复至。(莺莺传篇)

---睿文批注:其文笔之妙,不复能言!叹其未婚初读,不解风情!

“捧览来问,抚爱过深。儿女之情,悲喜交集。兼惠花胜一合,口脂五寸,致耀首膏唇之饰。虽荷殊恩,谁复为容?睹物增怀,但积悲欢耳。伏承使于京中就业,进修之道,固在便安。但恨僻陋之人,永以遐弃。命也如此,知复何言!自去秋已来,常忽忽如有所失。于喧哗之下,或勉为语笑,闲宵自处,无不泪零。乃至梦寐之间,亦多感咽,离忧之思,绸缪缱绻,暂若寻常,幽会未终,惊魂已断。虽半衾如暖,而思之甚遥。一昨拜辞,倏逾旧岁。长安行乐之地,触绪牵情。何幸不忘幽微,眷念无鉩。鄙薄之志,无以奉酬。至于终始之盟,则固不忒。鄙昔中表相因,或同宴处,婢仆见诱,遂致私诚。儿女之心,不能自固。君子有抚琴之挑,鄙人无投梭之拒。及荐寝席,义盛意深。愚陋之情,永谓终托。岂期既见君子,而不能定情。致有自献之羞,不复明侍巾帻。没身永恨,含叹何言!倘仁人用心,俯遂幽眇,虽死之日,犹生之年。如或达士略情,舍小从大,以先配为丑行,以要盟为可欺。则当骨化形销,丹诚不泯,因风委露,犹托清尘。存没之诚,言尽于此。临纸呜咽,情不能申。千万珍重,珍重千万!玉环一枚,是儿婴年所弄,寄充君子下体所佩。玉取其坚润不渝,环取其终始不绝。兼乱丝一绚,文竹茶碾子一枚。此数物不足见珍。意者欲君子如玉之真,弊志如环不解。泪痕在竹,愁绪萦丝。因物达情,永以为好耳。心迩身遐,拜会无期。幽愤所钟,千里神合。千万珍重!春风多厉,强饭为嘉。慎言自保,无以鄙为深念。”(莺莺传民篇)

---睿文批注:千里捎书,言辞肯切,上达天闻,感怀溢表,无复多言,好男儿必当舍生忘死,以尽衷心!

肉身入冥,得见众佳丽,不被魅惑,全身而退,且故事奇绝,丝丝入扣,蒲松龄深得其妙!(周秦行纪)

---睿文批注

王嫱诗曰:

“雪里穹庐不见春。

汉衣虽旧泪垂新。

如今最恨毛延寿,

爱把丹青错画人。”

(周秦行纪)

---睿文批注:

雪里穹庐遇残春,

一枝嫩柯又添新。

和亲错因毛延寿,

不谢王嫱谢君恩。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