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读后感800字
《奇迹》这本小说拍摄成电影的背景:日本铁路集团为了纪念博多到鹿儿岛中央的九州新干线全线通车,邀请导演是枝裕和拍摄相关主题的电影,你可以理解成日本高铁的宣传片,只是,是枝裕和没有敷衍了事的处理,而是用他自己的理解给我们展示一个童年美丽的梦想。
文章讲述了一对分开的亲兄弟航一和龙之介希望能够实现家庭的重聚,直到听闻那个许下就可以实现的“奇迹”,兄弟两开始分开行动,展开一次说走就走旅行,但是奇迹并没有发生“奇迹”,你可以看见两个孩子童年时表现出的天真浪漫,这段日子我也接触许多10后的孩子,你会被他们的微笑和天真浪漫所打败,有时候自己也会在想我以前也是这样过来了,为什么现在思想上变得就像那个只会喊666的咸鱼还有那只呐喊的土拨鼠,一切似乎都回不去了,所以有时候我们只能低下头不回的继续走下去,小说中关注的一个点就是家庭,可能我在想现在本科的大学的扩招,其实教育在实现全民化的道路上正在前进,每个人的思想高度也在提高,可能觉得自己苦了一辈子,有时候结婚是你一辈子的事也是下一代的事,最终要的让孩子得到良好的教育,其实我觉得归根到底还是父母亲的不负责任,导致分离,对家庭和孩子其实不负责,这些都是题外话了,“奇迹”在阅读过程中你会发现,通过两个孩子的角度来看待问题,有时候传递出的思想和人性是温暖的,无论对于亲情的理解,还是对于家庭的理解,这样一次出走,也是一种期盼,也是一种领悟,最重要的是对自己成长的洗礼。
我曾经看过马斯洛《动机与人格》有一句话我还做了一个笔录,它是这样说的:“成长往往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因而有人会逃避成长。”
关于童年的印象我只记得有一次三年级还是四年级的时候语文教材最后一页有一段罗大佑写的“童年”,不知为何我那天心血来潮,放学后自己一直在唱那首歌“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后来等有一天突然想起那一天下午的情形,我想再唱出那首歌时却无法想出来歌词是什么了,似乎一切只存在回忆当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