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肯传》读后感900字
林肯是我最崇拜的人,没有之一。(我起那样的英文名不是因为宗教,仅仅是因为对他的崇拜)
少年时期因为家境贫困,林肯受过的正式教育非常有限,只在15岁的时候跟着一位老师上了不到一年的学。但不可否认,他是个极为博学的人。尽管没有机会受系统的正统教育,但他用他自己的方式,学习了一辈子。
早年的林肯命运极为坎坷,且一生都在承受抑郁症的折磨。他曾经商破产,甚至因此精神崩溃,六个月卧床不起。竞选议员,竞选副总统之类的失败,不可胜数。同样可悲的是,他和他的妻子——玛丽·托德有着一段很不幸的婚姻。他一生中遭遇过无数失败和不幸,却始终保有善良、温和的高贵灵魂(通常,童年经历不幸的都会有很大的怨念。林肯具有的这样的灵魂说万里挑一毫不为过)。推己及人的同理心是林肯最大的人格魅力所在——许多他的敌人都忍不住喜欢他,被他化敌为友。
他尽管温和,但却坚定。林肯是个坚定的废奴主义者,当时他的竞争者道格拉斯支持各州有权选择自己是否保有奴隶制,这其实是一种懒政。就当时的情况而言,只有两条路可走,统一制度,或者联邦分裂。而林肯当时清醒地意识到了这一点,充分显示了他的政治远见。面对道格拉斯的质疑时,他引用了《独立宣言》的“人皆生而自由平等”,一针见血地怼了回去。
1860年,林肯当选第16任美国总统。其中在南方没有获得一张选举人票(熟悉美国政治制度的应该知道我在说什么)。他的支持者都明白,选择林肯,就是选择了战争。南方各蓄奴州纷纷宣布脱离联邦,成立了新的邦联政府。
在这样的危局下,他还是任用了曾经的政敌,战争部长斯坦顿,终力挽狂澜。对于国殇——无论隶属于北方还是南方的阵营,他都对此表达了怀念。其中仅272个单词的葛底斯堡演说,成为了美国历史上被引用次数最多的演讲。
就是这样的一个豪迈的英雄,最后死于却死于暗箭。1865年4月14日,刚刚连任的林肯总统在剧场包厢被一个支持蓄奴、妄想出名的小演员用手枪击中头部,昏迷9小时之后他离开了人世。林肯曾经的政敌、后来最亲密的下属,战争部长斯坦顿向他致敬时说:“现在,他属于千秋万世了。”
温和善良,却又坚强柔韧;高瞻远瞩,却又谦逊好学。出身寒门,却亲手缔造了奇迹。他身上的无论哪条优点,都值得用一生去学和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