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在世界屋脊种菜(知乎「一小时」系列 HOUR:090)》读后感_1100字

《在世界屋脊种菜(知乎「一小时」系列 HOUR:090)》读后感1100字

前西藏边境军人/在世界屋脊种菜的现代农民/出了两本书的知友


无意中发现知乎的“一小时”系列电子书,顾名思义,这套书里的每本书是可以一小时左右读完的。这系列丛书涵盖的话题不能说包罗万象但也五光十色,有些还有点小偏僻、小冷门,比如我昨晚看的第一本《在世界屋脊种菜》,是一位曾驻守西藏国境边防线的退伍军官写他在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种蔬菜的事。写到这儿我突然意识到起个有趣的标题的重意义,如果标题是《我在西藏日喀则定日县种大棚蔬菜》,这书的吸引度立马降低,我脑海中只会出现一个老实巴交的退伍军人挽着裤腿两脚泥地在塑料大棚中默默施肥、默默拔草的景象。可《在世界屋脊种菜》,啧啧,多么豪气干云,多么新奇浪漫,多么诗和远方。包装的重要性啊!

话扯回来,好在这本书并不是空有其名,这个标题也并不是哗众取宠,因为日喀则定日县的确是世界屋脊的屋脊——平均海拔5000米,县内除了珠穆朗玛峰,还有洛子峰、马卡鲁峰、卓奥友峰等8000米以上极高峰。这里年均气温4℃以下,降水稀少,年均速度58米/秒的风吹到脸上像有人狠狠扇你一个大耳刮子,强烈的日照加上干燥的大风让土地干得像法式面包。因此,这里的人想吃点蔬菜只得靠长途运输。随车颠簸了5、6个小时的蔬菜到定日县时都蔫头耷脑了,但物以稀为贵呀,一斤形散神不散的韭菜要价60多。龙牙——本书作者——就打算在这里建一个温室,“它将在喜马拉雅山猛烈的狂风和强烈的紫外线中稳稳地矗立着,为这个祖国最为遥远的小县城和周边的居民、驻军提供新鲜蔬菜,一年四季保持着难得一见的绿色,让所有看到它的人都赏心悦目。”

从龙牙在脑海中“经始”他的文诺式温室到这个世界屋脊上的温室里开出第一朵花,时间上也就是从2015年1月7号到5月25号短短四个多月的时间,然而这其间龙牙带领两个伙伴的战斗经历可以写成一本书(可不就写成这本书了吗)。他们与天斗——想法设法建抵御能把大棚顶掀到几百米远之外的烈风,与地斗——在8.4级的地震后怎样在缺水缺电、温室破损、余震不断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呵护刚冒芽的菜苗,与人斗——与坐地起价的陈胖子夫妇就一堆猪粪的使用展开斗智斗勇。其实更确切地说,他们不是“斗”,而是在尽量地学习如何适应环境、并为自己的生存争取一席之地。地震前后的珠峰都一样“看起来庄严而不苟言笑,对于人间发生这些事情无动于衷”;而曾因一堆猪粪结怨的陈胖子夫妇在地震后也跑到龙牙的温室来避难。而龙牙说他“不管大自然怎么想,不管喜马拉雅山乐意不乐意”,他都会守着他的希望坚持下去,“人存在在这个世界上,是要做一些事情的。”

看完这本小书我就想这军人咋那么能干啊?能文能武、能农能经。他啥时候学会这么多东西的呢?怎么学会的呢?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