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记》读后感1700字
《浮生六记》读后——张佳钰
《浮生六记》我看的是周公度翻译的版本,只看了原著,也就是前四记,读后颇为唏嘘。
从三方面来讲吧,一方面是这本小日记的内容,一方面是对当时的年代和一些感受,第三个是我自己的一些看法,和之前玩过的一款游戏模拟人生加在一起的一些想法。
我读到的这本日记只写了两部分,第一个是他和妻子的日常,第二部分是他游山玩水的经历。他和妻子的日常真是让我十分的羡慕,都说古代的女子不识字,不读书,只会在闺房里做一些女红的活,这样会让她的男人得不到精神方面需求的满足。但他的妻子并不是他的妻子,会吟诗作画,和他讨论诗人和诗句,这样一来,就能让他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了他们两个表面上看起来是夫妻,更深层次上来看,更是精神伴侣,如果说他的妻子性别做一些改变的话,他们两个会是很好的兄弟的。作为一个妻子,很温柔贤惠,体贴大方,从来不抱怨,尽力和家里人处好关系,尤其是宁愿自己委屈了,也要让婆婆喜欢自己。接下来,就是他游山玩水的一些经历了。好在我前些日子去过了苏州杭州,能暂且读懂一些他在日记里提到的内容,比如苏州园林的景致,和处在其中的心境。果然,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是要相辅相成的。书中也提到,他还去了岭南,就相当于现在的深圳和广州一带吧。出门在外,有几个知心朋友,大家一起饮酒作乐,互相开开玩笑,说说话,十分惬意了。想想人生有什么是非常重要的呢?亲人,朋友,最重要的是让自己开心啊。作者的一生也是有起有落,有去一趟岭南,就花掉三五百两银子的时候,也有回到家里,到处借钱揭不开锅的时候。芸娘有提到一句话说,与其想着到处去游玩,不如我们就把这一块地方圈出来,让仆人在上面种些东西,种些瓜果蔬菜,供平时的需要,我们两个一个画画,一个刺绣,拿到市场上去换些钱来供给我们喝酒,这样不用疲于旅行奔波,不是更好吗?确实是够好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和城市里喧闹压力大的生活,确实是那种自由自在的,更令人向往啊。
作者生活的年代是清朝清朝时候的封建思想是非常严重了,还有等级制度,礼节规矩等等。一些事情可以见得,如果他的妻子生活在现代,会是贤妻良母的类型,又是知书达理的,会给孩子很好的教养,也会满足丈夫的一些精神需要。但是在当时,仍然会被婆婆嫌弃。由于她想和婆婆处好关系,总是被误解,又不肯辩解,让我们这些知道原委的读者读起来很是心疼。最近也是很能体会到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很多事情是需要自己去争取的,一定不是忍一忍让一让就可以开阔一片天地的事情,尤其是在现在这个社会里,没有那么森严的等级制度,很多东西,很多资源都是非常有限的,那么就需要自己去争取才可以。
最近翻看以前的日记,发现去年2月份在玩一款叫模拟人生的游戏。人这一生十分的短暂,作者说自己四五十岁了,已经是高龄了,而在现在四五十岁还是中年人,那我们如何去过好这一生呢?并没有什么标准的答案,依我看标准的答案就是不枉过这一生。有些人为世界贡献了,被后人所铭记,他是开心的,值得的,那他就是过得成功的,有些人不求名利,只求这一生的安稳自由,过着一般满足的生活就可以了,不求大富大贵,也是一种成功吧。那么我20岁刚出头的年纪,对什么都是好奇的,对什么都是新鲜的,按照约定俗成的社会习惯来说,就应该去赚钱买房,结婚生子,抚养孩子长大成人,似乎这些年来都是这样的轨迹,而在人生中最重要的就是首先要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也就是具备一定的技能渠道,市场上做等价交换,也就是所谓的工作。然后到了感情层面上,就是亲人和朋友,两者缺一不可,亲人,既包括自己的长辈,晚辈,也包括妻子,丈夫。这样看来我把工作排在基层,却不是我最终要达到的目的,也就是说,我要把更多的精力,在满足生存需要以后,放在感情需要上,但是对事业的追求,事业上的成功,也是我的一种满足,那么就需要在满足情感之后,再满足事业上的需求,这样一来就能清晰的看出我这一生事件对于我的重要程度了。想不到看一本人家的日志,竟然能规划出自己的人生,笑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