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航》读后感1600字
《夜航》这本书讲述的,是一段凶险的旅程,是一位恪守规章制度的航空负责人,是一个消失在星夜当中的飞行员。
作者圣埃克絮佩里的身世,想必许多读者朋友都知道,即使不太了解的在读了译者序之后也能略知一二,在此就不再阐述了。
圣埃克絮佩里最知名的两部小说《小王子》和《夜航》,均与航空、飞行事业有关。尤其是《夜航》这部小说,他能够写出如此精彩动人的作品,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的职业。
其实兼职作家的优点就在于,他们能够履历更多不一样的工作和人生,能使他们写出与这个主题有关的更深层次的、异于常人的东西。圣埃克絮佩里就是一个极为成功的例子。
这本书主要讲述的是飞行员法比安在执行夜间飞行任务的时候遭遇风暴,在同风暴漫长地搏斗和地面焦急地等待之后,最终消失在夜色当中的故事。
故事可谓是惊心动魄,短篇小说特有的紧凑节奏感可谓是体现得淋漓尽致。在电闪雷鸣中背水一战的法比安,和在办公室里故作镇静的里维埃,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最终,小说在带着淡淡一缕悲凉的平静中落幕。
法比安的出场时间虽然并不多,但是作者巧妙地勾起读者的兴趣和欲望,使这位迷失在风暴当中的飞行员变成了一种灵魂,贯彻在全文字里行间。不管我们读到何处,心里挂念的,总会是那架还在同风暴搏击的飞机,那个全神贯注投入到战斗当中的飞行员法比安。
作为全书出场时间最多的人物,里维埃在文中无疑演绎了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作为航空主管,他最早提出并力行夜间航班,不顾他人众多质疑,苦心孤诣地要一路走下去。然而,随着法比安的失踪,夜航似乎又重新变得那么遥不可及。但是他并未气馁,“让欧洲航班做好准备,两点十五分出发。”这句话,向众人表明,里维埃没有被击垮,航空公司没有被击垮,夜航依旧会继续做下去。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也就意味着地球不会因缺少了一人而停止转动,世界万物仍在继续运作,生生不息。
法比安死了,但夜航并未终结。夜航或许暂时被击败了,但对于善于创新的人类来说,它并没有彻底死亡。
因为,世界不会停止转动。
MH370坠海,但是整个航空业仍然在按部就班地运作。从古至今这么多空难的发生,却并未阻止人类探索的脚步。
除了心理描写之外,全文还有大量关于里维埃的语言描写。而这些对话,大多数集中在一个主题上——对部下的训诫。他会因飞行员迟到、飞机晚点而扣除奖金,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甚至包括自然天气原因)。他心里也往往会于心不忍,但他坚持着这么做,我想,是有他的理由的。墨守成规并不一定是件坏事。
有许多人会说,为了通向成功,你须要打破规则的桎梏。可更多时候,我们被规则与秩序束缚着,却依然能够生活得安然无恙。也许少了那份激情,可这就是生活。
里维埃这样严厉恪守规章制度的行为,也许确实是有些极端,但为下属树立了一个端正的榜样。如果工作中充斥着太多人情与后门,我想这公司不会长远的。其实在许多工作中,理性远超于感性。
作者最后并没有交代法比安的下落,也算是留下了不小的悬念,引起读者遐想。当然,我想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结局都不约而同的会是一个:飞机坠落,法比安的生命就此画上句号。但是,这又确实给予了我们对奇迹出现的期待。虽然明知结局会如此,但心中仍存一丝侥幸。
也许那架R.B.903的引擎,在未来的某一天,还能响彻云霄;也许,那个飞行员的身影,还能出现在那个他战斗了一生的地方,伴着梦融化在那蔚蓝的天空中。
那个飞行员?那个飞行员。
不,他不是他,他不仅仅是飞行员。他还是一个时代。好像那曾经辉煌一时的印加帝国一般。
他并不是他。他可以是他。他是他。
只能说这本书确实是世界名著级别的,或许心中有太多想法,但毕竟个人水平有限,无法表达。
整本书还是颇值得回味的,也不愧是圣埃克絮佩里最为精彩的一部短篇小说。
人的自我超越意志力,是不可估量的。
“只有在走入最深厚隐秘的夜色以后,才能看清楚未知中隐藏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