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医学的真相(TED 思想的力量系列)》读后感_1000字

《医学的真相(TED 思想的力量系列)》读后感1000字

简单疾病  复杂决定
进入冬天,时不时地听到谁谁的爸爸病故了,谁谁的妈妈去世了,还有几位老同事,刚退休就病故了。当同事们谈起过世之人求医问药的过程时,我不自觉地想起自己的父母也已进入古稀之年,总有一天,我也会面临这些问题:选择好医院还是好医生?实施手术还是保守治疗?治疗真是多多益善吗?当治疗效果不佳时是不是要放弃治疗?当每一次选择,都决定着生命的长度和质量时,你该如何抉择?
人有所想,潜意识里必定会去寻求解决之道。这本《最好的决择:关于看病就医你要知道的常识》,详细分析了这类情况。
书中两位哈佛医学院教授,通过亲访追踪16位高胆固醇、甲亢、乳腺癌、肝癌等患者,从医学、心理学、经济学、统计学等角度,分析比较了不同职业、背景的患者在面临相同医疗问题时的不同选择,其中很多患者本身就是医生、护士或生物学家。他们面对自身病症在选择治疗方案时,比我们普通人更具有相关知识,按理说他们的选择比我们更理性。但是可笑的是,书中有一个医生在自己无缘由的膝盖疼时,按照其主治医生的要求准备去拍摄X光片,在放射科门口偶遇自己曾经的病人,当曾经的病人知道她因膝盖疼而准备去拍X光片时,疑惑地说:“我曾经无名地膝盖痛,你不是说根本不用排X光片,过段时间自然而然就会好的。事实上也的确如此!”这时,她才恍然大悟,毅然决定不去拍X光片。可想而知,医生的判断在有些时候也会失误。
患者面临病痛时候的困境,即便是具备一定医学素养的专业人士,依然很难做出决定。
看了这本书,才明白因为损失厌恶,因为易得性偏差,患者无论做出什么样的决定,都可能会后悔,实际上同一种治疗方案在相同病症的患者身上,也会出现截然相反的结果。不同医疗方案的优缺点,数据表述的含糊不清,自身情况的特殊性,再加上心理因素的影响,后果莫测,选择太难。
所以作者在书中并没有给出如何选择的答案,如果说作者有明确的观点的话,可能只有一条,那就是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尊重患者的选择,比医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医患”的共谋。再一次我感到力不从心,也许我们生病后除了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外,其他的也只能听天由命了。
“生如朝阳初升,老如日暮西山,病如霜打残花,死如秋叶化土。”
事实上,每个人到最后的衰老阶段, 任何治疗都只是延缓死亡来临,所以尽孝要趁早,不要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在”的遗憾。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