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读后感800字
上一本看完如此激动的书恐怕要算《共产党宣言》了。的确,《在线》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互联网宣言”。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其全书语言平实,并不具有语义以外的煽动性,可能连感叹号都屈指可数,毕竟王坚也不免是个it男。
不久前看过一篇国内著名经济学家的文章,大意是说人工智能(作者其实是说互联网,iot,大数据,ai这类新技术)尽管火热,却无法像蒸汽机,电力一样引领一次经济变革,原因是这一技术无法拉动资源的需求,从而无需大规模的资本投入。看完虽然直觉上无法赞同,却一时无从反驳。
我想,这一问题在看完《在线》后便引刃而解。人工智能的时代,一样需要资源支撑,资本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后来又听说,我过区块链挖矿的耗电量相当于全国的1/3,而且仍然在不断快速攀升,按此趋势将在几年内占到全国的100%(当然,这是理论模型的预测,实际上不可能)。
这还不是重点。《在线》也曾提到,在线所带来的透明化,互联网所倡导(说倡导其实并不完全贴切,倡导是主观的)的平等性,使得企业间的竞争,很难通过规模化降低成本来实现。推而广之,传统的依靠先发优势,依靠信息不对称,依靠与客户的特殊关系,依靠高效管理机制等来赢取竞争的机会将越来越小。剩下的因素就是人才,创新,精神力(文化)。本质上就是人的竞争。对人的需求,对人的投入才是互联网真正撬动的资本链。规模而言,恐怕比过往任何一次革命都要巨大。
对了,对人的投入也包括对人,对人性的研究的投入。不久前我曾经在同事朋友圈里说过,心理学专业跨界往往都很牛。这不是没有根据的,因为这正式互联网时代的趋势,各行各业,最终都会归结到对人性的理解和洞察。心理学的人搞教育,他让沟通和理解更通畅;心理学的人搞管理,他能捕捉你的需要激发你的热情;心理学的人搞经济学,他能解释数学模型永远无法解释的人群的奇怪行为;心理学的人搞技术呢?你就看一下《在线》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