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华(电影《芳华》原著)》读后感1000字
一个好的作家不仅仅文字优美,更多的是文字里所传达的人性。这份人性不是平面的,无所谓好坏,而更多的是有血有肉,有情感有七情六欲的人。有时候会觉得一篇好的小说就像作者在一遍遍的去阐述人性,去分析人的心理。一个好的作者不仅仅能写出优美的文字更是一个心理学家。读《芳华》,是闻于电影,却未曾到电影院亲睹,但却被文字里的芳华所陷。
刘峰的形象愕然纸上,比起芳华的文字,更好奇刘峰来自什么样的家庭,经历什么样的事,铸就了他此刻善意的灵魂。刘峰的悲剧不是他那个时代的悲剧,而是一个青春的懵懂与探索。刘峰的喜剧在于哪怕换了多少环境,他的那份美好一直保留。我想所有看过芳华的人,都会自动将刘峰和小曼配对。爱情这个东西是最说不清道不明的,但是那时的刘峰可能并不是真正爱林丁丁,或许他爱的是一个幻想,是一个存在他心里所幻化出来的理想伴侣。文中说道:“可也许所有让刘峰死爱的,都是假象的林丁丁。“人是如此复杂。
看着小曼,其实会有特别多特别多的心疼。她是幸运的,幸运在于她最为难堪的时候,刘峰出现在他的身边。正如作者所说,她是爱着刘峰的;我想任何一个女孩在如此的情形下,没有一丁点爱慕是很难的。她是不幸的,善良温厚父亲的离去,母亲的冷淡,我无法想象这个女孩子是怎么成长的,更无法想象她是多么渴望关心渴望关爱。没有人可以永远忍受孤独,也没有人能独自一人生活。生而为人,正因为有其他生命的存在才多了一份活着的意义。我在想,或许小曼更加懂得人性,也或许是这份懂得在小曼的身上更能看到,她身上独有的人性魅力。
我想,芳华不仅仅是小曼和刘峰的芳华,也不仅仅是那个年代的芳华。芳华里的人物每个都是鲜活的,那些虚荣心,那些绚丽后的人心,隐秘真实却也并不是恶意。有人说芳华是父代的芳华,其实更多的时候我会觉得芳华就是我们每个人的芳华。那些年轻时候绚烂,小小的虚荣心,小小的控制欲,小小的集体感,我们都希望像小苗高原上演出时一样,有人重视、有人在意、有人关怀。也会像林丁丁一样,对于突发的事件的惊恐,不可思议。可能有时候也会随波逐流,会有自己的小自私。当然在一步步成长和反思后,也可能最后像刘峰、小曼一样平静,也有可能换了年轻模样,如丁丁,如郝淑雯。不论如何种模样,每代人是如此的相似又如此的不同。平凡的人铸就的故事对于每个人来说是如此的不平凡,每个人正在铸就一部又一部远比任何演视剧精彩的剧目,每个人都是自己故事里独一无二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