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组:人类自传》读后感1300字
人类拥有23对染色体,这本书则是以每对染色体为引子成章成书,选取每对染色体上的基因,以此来从各个角度展示我们“人”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在“4号染色体:命运”这一章节中,作者选取了该染色体上基因突变导致的亨廷顿舞蹈症说起,讲诉该病的研究史以及基因检测引发的讨论,来探讨命运这个话题。那我也从亨廷顿舞蹈症说起,以此切入,瞎扯下自己的胡思乱想。
话说亨廷顿舞蹈症是单基因突变导致的神经性退行疾病,病症简单粗暴按照名字理解,发病了傻乎乎地“跳舞”,是由于该基因一个碱基突变,导致CAG重复次数增多,跑出正常的范围了。所以无论你生活方式有多好,医疗条件有多好,家庭有多和睦,账户上数字很多零,发现该基因该位点突变,这个病症迟早要来的,非要用科学来解释的话,emmm…这就是命!当然我不是跟作者一样来探讨命运的,我来讲个最近的事。
2018年3月30日,《Cell》发表了一篇我国科学家领衔的国际研究团队把人亨廷顿基因敲入猪体内的文章,简而言之(粗暴理解)就是搞出来一个患有亨廷顿舞蹈症的猪。构建出亨廷顿舞蹈症的猪模型有多大意义,我不了解,但是能发在《Cell》上,想必是重大的。但我想说的不是这个,而是把人的基因嵌入猪的同源基因表达框内。这本书也在“8号染色体:自装配”这一节提过一个20年前的实验,破坏果蝇头脑发育相关的Otx基因和Emx基因,用人的同源基因替换,结果果蝇活的好好的,很正常。这些实验反过来想必也是一样,当然这些实验是不会被允许的。这些都在提示着我们,猪也罢,果蝇也罢,再到细菌,我们都用的一套遗传物质,我们都是这套遗传物质的不同演化方向的结果,本质上我们都是一样的,生命的平等在基因研究过程中真是体现的淋漓尽致,人类向来以万物之灵自居,希望这是自豪而不是自傲。
说完对生命的平等的思考,再来看看亨廷顿基因,之前说了,出了毛病,怎么都会得此病,并且目前尚无有效得治疗方案,是不是有点基因决定论的味道,全书中可以看到,人的体型、性格、智力等都会受到基因的影响,虽然作者极力表明不赞成的基因决定论,但看完本书,估计读者似乎认为基因决定论也并无不妥之处。我就瞎想了下,假设是基因决定论的话,A犯罪,其实是A的犯罪基因在作祟,那么罪责应该在于犯罪基因,对犯罪基因进行处罚的话,是不是可以将其修改或者删除(如果以后基因编辑技术非常成熟),这种做法本质上跟人种优化也没啥两样吧。无论是基因决定论,还是环境决定论,以及先天与后天之争,都有决定论的思想,都要把一个单独的因素无限放大,略与非黑即白这种思想有相同之处,这里引用一句话,很受启发。
遗传论者的谬误,不在于他们宣称智商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遗传的影响,而是将“可以遗传”与“必然遗传”之间画上了等号。——史蒂芬·杰伊·古尔德
最后感概一下,这本书大概是在2000年成书的,到我写这些散乱的文字,过去十八年了,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然而亨廷顿舞蹈症,以及它的兄弟:阿尔兹海默症和帕金森症,依旧让人束手无策(我顺便说下,这三种病症都是以人名命名的,提名色变,人家泉下有知的话,岂不是又气死一遍)。不过好在人们还在继续研究,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