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84000种可能》读后感1500字
艾力第二本励志鸡汤,认真看完这本,艾力在我心里变成了“刻苦、真诚、自律”的代名词,九零后的他,熟练掌握四国语言,作为教师在新东方荣获万里挑一的演讲师,多领域职场跨界……
总结一下必书带给我的正能量:面对困境内心强大是个渐进的过程,将你看到的、经历的转化为内心的力量和处事的能量。我们和所有人一样经历过低谷、逆境甚至绝境,虽然有过要崩溃的脆弱,但内心的力量和梦想支撑着我们度过了难熬的日子。奋斗的过程中,依然会有反复,有脆弱、迷茫、不自信的时候,但希望永在,就像《了不起的盖茨比》里,人们对着海湾伸出双手,想拥抱海岸对面灯塔上的那盏绿灯。
人生有三大自由:时间自由、财务自由、角色自由。马东更重视第三种自由。人只能活一次,尽量多体会一些角色,会增强心中的幸福感。
奋斗路上,总有人对你说“不可能”,而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的精神,“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执着,是牛人和平庸者的分界线。
给职场的你:如果你是职场上的普通人、读书的学生,找到自己的人格和魅力的第一步是自问:我到底信奉什么理念?我到底要把什么东西做到精进,让别人从我这里获得他想要获得的东西?
想有不可替代的竞争力,就要明确细分领域中的细节,让知识系统形成闭环,知道来龙去脉,否则你只能是大项目中的螺丝钉,盯着的、思考的就是眼前那么一点点事,无法从全局考虑问题,自然也分不清主次缓急。
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做到卓越和无可替代,你就有用更优质的平台选择和职场主动权。
罗振宇提出的生存困境解决方案——U盘化生存。总结起来就是16个字:自带信息,不装系统,随时插拔,自由协作。U盘化生存是套组合技,你要有最强的撒手锏,还要有配合的辅助价值,如果没有辅助,撒手锏没有功用。U盘化生存方式,相比其他方式的优势是随插随走,有一套能自己产生产值的系统就不需要依附于一个组织。组织固然会放大个人能力,没组织的话一个人也能活得很好,这是现代社会中的我们应该掌握的能力。
想做个好演讲的你:演讲的作为职场上强悍的竞争力,艾力告诉你,先用自我介绍先声夺人,
用45秒讲自己做过的趣事,不涉及财富、地位等产生攀比的话题。比如爱旅游,曾经去沙漠徒步;爱厨艺,每天做不同早餐,搭配不同的鲜花。
最开始简化主题,不要贪婪。确立了核心主题,开始找相应的故事。幽默和风趣并不是演讲最核心的问题,核心在于把一个道理通过一个或几个故事印刻到受众的心里。如何讲好故事呢?
好的故事源于细节。小说家和编剧写的故事,读文字已经如在眼前。人们对具体的故事中的人,容易产生共情,吸引也由此而生。最好的故事是对任何人都可以讲的,就是自己的故事。你的演讲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去讲会更加打动人,这是无法复制的经历。
最后就是克服紧张感,对某一次报告或演讲的紧张的克服,需要至少12次练习。三五次很难产生深刻的记忆,太多次数对初学者来说容易疲惫,很难做到。经过12次背诵和练习,对文章的篇章构成、脉络设计、难点和痛点都比较熟悉了,也能在此基础上加入一点个人发挥的成分。不要对自己有太高的要求,10分钟以内的演讲,可以逐字背诵12遍,对于几十分钟甚至一两个小时的长演讲,只需要把文本大致过一遍,厘清思路。没有惊奇,就不会有惊吓。长期的气场养成后,就算到了现场忘词也不会紧张。
最后,还是用艾力的话结束:鞭子一样的人,抽疼你,才能使你进步,不要总选那个让你过得很舒服的人。
特别喜欢“鞭策”这个词,有了鞭子才能让你策马奔腾。没有了这条鞭子,你就是一匹懒马。
很多时候,让千里马跑起来的不是伯乐,而是皮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