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非洲》读后感800字
《 Out of Africa 》是我最喜欢的电影,没有之一。之前一直想从女性生态主义或者女性自我成长的角度看看这本书。但看完后发现书和电影有很大的出入,或许是我先入为主,个人还是更喜欢电影一些。如果说这本书是对非洲广袤大地的赞词,那电影就是一部关于女主Karen的史诗。虽名为《走出非洲》,但Karen自她走出非洲的那一刻,或早在她离开之前,就开始怀念那片苍茫的大地,她穷尽一生都在想有朝一日重返非洲。
电影的开头采用倒叙的手法,奄奄一息的Karen躺在床榻上,低念着,“I had a farm in Africa at the foot of the Ngong Hills”,脑海中支离破碎的非洲景象呼啸而过。她已经与她亲朋告别,渴望死后能与自己迷恋的男人相见,渴望有一天能听见非洲吟唱的关于自己的歌。去非洲之前,她是典型的白富美,却在虚荣心的驱使之下嫁给了情人的哥哥——一个有名无实的男爵。正是这场彼此利用,名利结合的婚姻让她踏上了非洲之旅。一方面她任性自私,希望用欧洲的文化改变非洲土著人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她热情善良,为土著人所受到的并不公正待遇而抗争。她渴望爱情,却又懦弱,丈夫的背叛使她染上梅毒,她才终于有勇气承认自己名存实亡的婚姻早已寿终正寝。在非洲广袤的草原上,她沉迷于探险,狩猎,种植,经营庄园,非洲土著的质朴与坚韧渐渐帮她洗尽铅华 。她好胜坚韧,一意孤行地在不适合咖啡生长的地区苦心经营,不断调整策略,却都惨淡收场,最终,一场大火将她多年心血毁于一旦。好在遇到了让她迷恋的情人,那个同样喜欢狩猎,懂得浪漫,喜欢听她讲故事的男人。鉴于她的第一次婚姻是权衡利弊的恶果,她希望能与Denys长相厮守。但这种细水长流的情爱,对于追求自由的Denys而言,却是自由的绊脚石。吵吵闹闹,分分合合之后,Denys终于决定为他心爱的女人牺牲少许自由,但却在一次飞行中机毁人亡。而她也因为破产而最终被迫走出非洲。
她曾在非洲有一个农场,她曾在非洲有一个情人,她曾在非洲洒下了青春和热情。故事的结局正如开头的独白,“He gave me an incredible gift. A glimpse of the world through God’s eye…” and I thought: “Yes, I see. This is the way it was int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