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修订版)》读后感800字
一本值得再读的好书,一直放在书架上,一推再推的没拿起来,今天认真消化,终于看完了,写点自己的看法:
作者首先回溯了人类的起源。接着讲了粮食生产的出现和传播,也算是本书的核心内容,从两个维度来展开:一,驯化动植物;二,动植物传播的难易程度。然后从粮食到文字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病菌,人口,城市,钢铁和武器,传播方式也有两种:一,蓝图复制;二,思想传播。全书基本这个顺序论述的,有些论点相当有意思,以至于这本书在学术界也享有很高的评价。
其主要结论总结为:不同社会之所以在不同大陆得到发展,原因在于大陆环境的差异,而非人类的生物差异。过去一万年间的主要历史进程是:拥有枪炮、病菌和钢铁,或是拥有较早的技术和军事优势的人类群体,以牺牲其他群体为代价进行扩张,直到后者被取代或者大家都开始分享这些新优势。
看完之后还是很感慨的,以下瞎聊几句:
1, 作者还是偏向于地理决定论,环境决定论的,虽然书中没有明确说出来,表达中的倾向甚是明显。
2, 对于大多数重大的事情来说,成功实际上需要避免许多个别的可能的失败原因。而不是单因素导致,成功并不容易。这也是芒格《穷查理宝典》一书的真谛:寻找并实现lollapalooza效应。
3,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如同下围棋,每一小步的积累最终都会折射出巨大的差异。所以不要小看每一小点的进步,特别对个人,要重视。
4, 世界和人生的不平衡是永久的,看法想法人人有,但应该从多维度去了解和审视一个事物,之所以出现二律背反,是因为有一个“自我”没有考量进来,你需要在不同侧面的反馈中不断修正自己的路径。
5, 书中关于中国的论点也很新颖,太早统一反倒成了不利因素,而欧洲的分裂成了有利因素,其实也告知我们不确定是未来的底色,人是在不断的自然选择进化而来的,人的大脑也在不断进化,我们的未来在我们大脑的思维里。
6, 历史的尘埃里,我们太渺小,从来没有上帝的视角,我们依旧艰难前行……
——2019.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