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悉达多》读后感_1200字

《悉达多》读后感1200字

书名为《悉达多》,读完整本书我一直认为这只是主角的名字,直到Google搜索了悉达多三个字,才发现悉达多就是佛祖释迦牟尼。

更让我震惊的是,在书中悉达多遇到的第一个佛陀乔达摩,其实就是他自己——悉达多,姓乔达摩。


乔达摩是真正的佛陀,悉达多也一直承认这一点。他最好的朋友乔文达,选择皈依在乔达摩门下,而悉达多选择了独自上路。之所以未皈依于乔达摩,是因为他懂得修成佛陀的真正途径。他在和乔达摩的对话中也提到了。

”您已超拔死亡。您通过探索,求道,通过深观,禅修,通过认知,彻悟而非通过法义修成正果!—— 这就是我的想法,哦,世尊,没人能通过法义得到解脱!”。在最后一章也重申了悉达多的观点,知识可以分享,智慧是无法分享的。


悉达多选择放弃任何教义,开始遵从内心真实的想法去体验生活。他选择入世,体验新的生活。

“打那以后,我却有过多位老师。很长时间,一位美艳的名妓做过我的老师。还有一位富商,几个赌徒。一次,一位僧人在朝圣路上见我睡在林中,停下来守候我,他也是我的老师。我向他学习,感激他。但我所学最多的,是跟随这条河和我的前辈,船夫瓦稣迪瓦。他是位质朴的人,并非哲人,但他对运命的深解有如乔达摩。”


不同时期的经历,赋予了悉达多不同的认知,所有的一切融合起来,使悉达多真正觉悟,成为佛陀。

”当他专注于河水咆哮的交响,当他不再听到哀,听到笑,当他的灵魂不再执念于一种声音,自我不再被占据,而是倾听一切,倾听整体和统一时,这伟大的交响,凝成了一个字,这个字是“唵”,意为圆满。”


开始提到了,佛陀乔达摩,其实就是悉达多自己。不得不说,”重叠时空”这个设定真是太巧妙了。既然知道乔达摩和悉达多是同一个人,不难猜测出”我”悉达多、佛陀”乔达摩”、”朋友”乔文达其实都是同一个人。

乔文达、悉达多、乔达摩分别代表的是本我、自我和超我。

维基百科中对这三个词的定义为:

“本我”(完全潜意识)代表欲望,受意识遏抑,追求个体的生物性需求如食物的饱足与性欲的满足,以及避免痛苦;

“自我”(大部分有意识)负责处理现实世界的事情,是个人的生物欲望和社会规范之间相互协调折衷;

“超我”(部分有意识)是良知或内在的道德判断,因应社会文化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期待,形成“超我”的动力。

这三个词的定义也能很好的解释乔文达、悉达多、乔达摩三个人的行为与思想上的差异。

在看这本书的过程中,就给我特别大的震撼,当知道悉达多和乔达摩是同一个人的时候,我彻底跪下了。这大概是今年看的最有价值的一本书了吧,因为生活阅历和知识储备原因,对很多内容理解不够全面。当然,未来某天肯定会再次重读这本书的。

最后,摘一段许嵩在《最佳歌手》MV结尾的一段话,觉得和这本书特搭:

“重叠时空,重复我们,看得见每个平行面向,追求同个目标,却选择难懂,彼此对照在这迷惑场域中,你想取代我,我就成为你。”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