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祥子(经典译林)》读后感700字
老舍先生的文章,像面对面的说话,流畅平和但绝不乏味,时时提点着人看下去。平和的语调往往使人忘记了其中艺术的技巧,囫囵读完反思时才咂摸出其中许多滋味。语句中透出的平淡仿佛看透了世情,似乎事不关己的描写正是孤立绝缘意象的呈现。
读此书至半时,想着老舍先生既如此通达,何以最后自绝人间?看至结尾,方悟不论何时何世,终有脱不开的天网。纵是世事洞明,奈何心比天高,清清爽爽而去,也不过是一辈子。
好手笔
以杨先生的海式咒骂的毒辣,以杨太太的天津口的雄壮,以二太太的苏州调的流利,他们素来是所向无敌的;及至遇到张妈的蛮悍,他们开始感到一种礼尚往来,英雄遇上了好汉的意味,所以颇能赏识她,把她收作了亲军。最伟大的牺牲是忍辱,最伟大的忍辱是预备反抗。他的神气很像风暴后的树,静静的立在阳光里,一点不敢再动狂风怕日落,直到四点多钟,风才完全静止,昏黄的天上透出些夕照的微红这一天特别的晴美,蓝天上没有一点云,日光从干凉的空气中射下,使人感到一些爽快的暖气。鸡鸣犬吠,和小贩们的吆喝声,都能传达到很远,隔着街能听到些响亮清脆的声儿,像从天上落下的鹤灰色的树木,灰色的土地,灰色的房屋,都静静的立在灰黄色的天下;从这一片灰色望过去,看见那荒寒的西山。铁道北,一片树林,林外几间矮屋,以上这三段景物描写以教科书而论是以景写人,如电影的场景,通过视觉听觉的描写反映了人物当时的心情。
每一种描写都有着简洁之美,每一种描写似乎又都透着些话外音儿
它污浊,它美丽,它衰老,它活泼,它杂乱,它安闲,它可爱,它是伟大的夏初的北平这双城记般的北平又何尝不是今天的北京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