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经典译林)》读后感1000字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外面改朝换代纷争不断,湖南湘西的水边小镇却像个世外桃源。
“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一个故事便在这小镇开始了。这故事说简单也不简单,但却是质朴得很。
我读的题材不多,大多数都是讽刺题材或反应阴暗一面的,《边城》则讲了一个仿佛是另外一个世界的故事。这个叫翠翠的女孩虽只是与爷爷相依为命,却是个十分美好的姑娘。她身上有着小镇姑娘淳朴的样子,会抢着帮爷爷引渡,也会照顾着爷爷吃饭,过渡人犒劳了些小钱,她与爷爷也直到归还才可罢休。一切都美好的充满着真情。
这个不谙世事的姑娘直到遇到了傩送,才渐渐生出了些情愫。令人意外的是傩送的哥哥天保也喜欢翠翠。这种戏码在现在的言情小说中极其常见,按理说后续可能发生的俗气的故事却并没有在《边城》中出现。兄弟俩竟然很实在地公平竞争了起来,甚至在“车路”没走通之后走“马路”的时候,出现了哥哥让着弟弟的情形。
我一直期待着故事往后的走向,期待最后翠翠到底嫁给了谁,又有没有说出对傩送的情。甚至看到翠翠每次提及嫁娶羞愤的避而不答,和爷爷每次爱护翠翠的避而不说,都让我看的急躁。一次次的羞愤使得情感没有进展,翠翠像温室中的花朵一样禁不起风霜雨打。
果然,傩送的失踪,屋后白塔的倒塌,爷爷的死,还有傩送的躲避…… 再过无忧的日子总会有终结的一天,不愿长大的结果就是被逼着长大。爷爷对翠翠的教导虽然呵护了翠翠,却也让她用最无知的心灵面对了所有的悲。
我还以为在这个所有人都单纯的地方,傩送会回来找翠翠,顺顺会接受翠翠做儿媳,生活也会继续简单而美好。但是结尾一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把我拉回了现实。
或许像我猜想的那样一切都会很美好,又或许不是,故事是没有结束的,水边小镇上人们的生活还照旧继续。沈从文平平淡淡的描述了湘西小镇的美,描述了乡民人情的美。平淡的生活中,或许有不平常的事情发生,到最后也全都会归于平静。这便是镇上不变的淳朴的生活。在这样的生活中,翠翠经历了成长,但仍旧美好。
同样在书中收录的还有《柏子》,《萧萧》,《丈夫》,《三三》。沈从文的文字虽然使我查了不少次词典,有时读起来有些磕绊(因为自己不善于读比较文邹邹的文字),但同时又很享受。细腻的描写总让我感受到文字的魅力。但这些故事不像是有讽刺意义的故事,我的见解也浅了太多。看到别人的书评说到《边城》值得多读几次,才能体会其中意味。希望我多读些书之后再回头读也能有这种感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