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悲惨世界(全集)(经典译林)》读后感_1900字

《悲惨世界(全集)(经典译林)》读后感1900字

我总觉得雨果笔下的人物离我很远,仿若一个个的模板,没有烟火气儿。尤其一开篇,雨果就给我们刻画了卡福汝主教。上善若水,我只想到那么一个词来形容他。不似卡拉马佐夫里的佐西马长老,我还能透过书页闻到他尸体的臭味儿。

后来我想着,可能是我误读了。被主要人物的人设之光遮蔽了也未可知。喜欢书里这样的一段故事,它短小精悍,将人性的某种真实展现得淋漓尽致。

是的,是那个铸私钱的案件:有个穷苦无依的人,为了对一个女子和所生孩子的爱,在生路断绝时铸了私钱。铸私钱在那个时代是要受极刑的。那女子拿着他所造的第一个私钱去用时被捕了。他们把她抓起来,因为只有她本人犯罪的证据,而只有她一个人能告发她的情人,但她始终不肯招供让情人送命。他们再三追问未果。之后,检察长心生一计:他编造了她的情人变了心,极巧妙地伪造许多信札的断片,用以说服那个苦恼的女人,使她相信她有了一个情敌,那男子有负心的行为。于是在妒恨悲愤中,她终于揭发了她的情人,将一切招供了出来。那男子便无法挽救了。

暂且不论男子铸私钱的行为有失妥当,而他的初衷是为了养活女子和孩子,那本是一种出于对特定人的善意才发出的举动。反观女子,一开始因为明知情人是为了自己和孩子才铸的私钱,也知道一旦东窗事发深爱的男子便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于是她才咬紧牙关守住秘密,这是出于对所爱的人的善意的保护。而那个自作聪明自以为是伸张法律正义的检察长,利用女子的妒意,让原本清澈的对情人满是爱意的眼里燃烧了熊熊的妒火,让她忘记了要保护情人的初心,而变得恶意地急于让想象中背叛了自己的情人倒霉。这就是沉浮在善与恶的海洋里的人性的流迹。

人为了趋利而让妒火燃烧时,也会燃尽自己的善心。

接着,交缠了真假、善恶、美丑多重纽带的冉阿让出场了。冉阿让,做错了什么?他为了饿肚子的姐姐的孩子们而偷面包被捕,就这么一失足,就落入深海里了。船已经开走了——那看似公正的法律契约将冉阿让不公平地重罚刑拘了。兼之冉阿让在海里的无谓的挣扎,他的体力耗费殆尽——几番为夺回自己的自由而逃狱,于是他戴着“狡诈”的苦役犯绿帽失去了十九年的自由。他本性里曾有的对家人的关爱现在也无对象可寄了,他已经被这种“人为地把人间变成地狱”的社会制度独自囚困在黑渊里太久太久了,久到心里的善意被仇恨严实地覆盖了。

没有一丝光亮照进的心,只能是黑暗。

卡福汝主教为冉阿让带来了一丝光亮。此时此刻,冉阿让的心在形式上开了一个小孔,他开始思考那些自己从未思考的事儿,开始主动地去靠近那卡福汝之光。当他的思想还处于混沌不堪的境遇时,他无意中“抢”了小瑞尔威的四十苏的钱。他遇到了一个比他更贫弱的人——小瑞尔威,还“抢”了他的钱,他对他的这种丑恶惭愧,之后心里的小孔大开,他主动地选择了光明的爱与善意,弃置了暗黑的仇恨,冉阿让不再是那个“最危险的暴徒”了。尽管那外在的卡福汝的善意之光起了一定的作用,但这种主动的由衷向善力才是促使冉阿让改变最关键的因素。于是冉阿让后来的行为就有了解释:他选择为了无关痛痒的商马第而抛却自己安全的“马德兰”身份,又一次落入苦海;他能宽容地对待几次算计他的钱财的奸诈的德纳第,无差别地行善于苦难中的穷人;他能搁置自己的嫉妒,为了心爱的“女儿”珂赛特冒着生命危险去救他不太中意的马吕斯;他能放空枪救下几次逼他几入绝境的沙威;他能在沙威死后还将自己可以带进棺材的秘密告诉马吕斯;他在隐瞒与谎言的假丑恶外衣下干的明明都是真善美的事儿……这些决定有的虽是在很挣扎的内心活动下做出的,但毕竟人的心一旦趋于善意,胸怀就比大海、天空还要宽广。

外在的善意感化虽然重要,但没有内在的提炼,外表的真善美实质上也是假丑恶。《悲惨世界》用了正反两个人来说明了这一点,反面教材即是那个贪得无厌的德纳第,他也受着善意之光的感召却还是没有扔掉自己狡诈的丑恶,因为德纳第从没有为善与恶的问题思考过、挣扎过!

善与恶的距离其实并不遥远,只要内省一点点。

我们再把目光转移到沙威,他无疑是给自己用法律法条筑了严密的围城,他是最忠实的护法者,他以为最公正的围城被冉阿让的那种经过考验的真善美的大炮摧毁后。这个可怜的人儿,没有因为追逐着法条的正义而碰壁死去,而是因为城墙的意外坍塌精神崩溃而自行了结。沙威之死无疑是复杂人性的最浓墨重彩的刻画。原本是为了正义而建造的城墙,不要歪斜到被“新正义”摧毁啊。制度的制定本是为了追求人的幸福的,怎么反倒把人间变成地狱了呢?

城里的我们不一定安全。


PS:本文主体写于N年前,如有疑异,请找从前的我拍砖。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