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的教训》读后感2200字
波普尔的书,我读的并不多。但第一本——《历史决定论的贫困》——就在被马克思主义灌输多年的脑子里投下一颗重磅炸弹——开始了我更多的颠覆过往阅读认知的历程。他迫使你去反思多年以来习以为常、根深蒂固的观点,就像刘擎在《20世纪的教训》一书的导读中所言:他以最有力的方式告诫人们知识的局限性,以警惕理性自负的危险。《20世纪的教训:卡尔·波普尔访谈演讲录》收录了波普尔晚年的两篇访谈录、两篇演讲录,书并不像其成名作《开放社会及其敌人》是部大部头,但是读来却依然深刻、沉重、当头一棒。在此就主要的观点做一个梳理,以避免“过眼即忘”。
一、民主的实质:避免独裁的制度
不得不承认,在我多年的学习认知中,一直认为民主的实质就是“多数人的统治”“人民的统治”,但是这解释不了民主选举产生的为什么依然是精英,为什么苏格拉底会被以“蛊惑青年”的罪名处死,为什么希特勒可以高票当选德国总理?——即“多数人的暴政”何以产生?甚至当前,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许多媒体将其竞选过程称作“民主的闹剧”,成为对民主批判的又一例证。但是在波普尔看来:“民主的重点其实是避免独裁,或者换个说法,避免不自由。避免某种统治模式不是法治”,“民主,不是多数人的统治,而是一种让大家不受独裁控制的制度”。这一点,最好的例子应该就是二战后,英国首相丘吉尔的下台——这不是说英国人忘恩负义,而是为了避免独裁——反观某些国家,战后对领袖的“感恩戴德”反而把自己思考与判断的权利交给领袖,自己戴上了奴役的枷锁。基于此,也就可以理解美国开国元勋华盛顿何以拒绝总统连任。
二、“善啊,多少恶假汝之名!”
波普尔曾经说过一句影响深远的话,关于乌托邦建设,即 “想在世界上建立天堂的人,都把地球弄成了地狱。”这样的案例在20世纪不胜枚举,比如希特勒扩大生存空间的“国家社会主义”致使世界陷入战争与死亡的深渊,比如斯大林追求“没有阶级、没有剥削”的社会实验,反而削足适履,陷入“大清洗”的狂热。即使是“文明”的21世纪,极端组织“伊斯兰国”追求的“哈里发国”却致使无数难民流离失所、生死不定。以宗教为例,“有多少迫害的悲剧假借‘正统’的名义上演?后来——17到18世纪——其他意识形态的主题与信仰前仆后继:国籍、种族、阶级、政治或宗教异端种种,以残酷、恐怖的手段使他们的迫害得以合理化。”即,“我们”总是相信“我们”是“善的”、“正义的”,而“他们”是“恶的”、“不公的”——人类创造了宗教,也创造了神,却借保护神的名义行着私欲的杀戮。这也是波普尔为什么对一切“乌托邦”式的社会实验持怀疑、警惕的原因所在。
三、自由的限度:法制
在以往的认识中,波普尔可以被归入我们所认为的“极端自由主义者”。但在其晚年的访谈中,他一再强调市场的限度、自由的限度,以及国家适度的介入。即他所说的“我们需要防范国家滥用权力的自由,我们也需要国家出面防范自由被滥用。”尤其他表现出对电视的深深担忧,暴力与色情的宣传,对于孩子造成极大的危害——国家有介入的必要性。但是这与他“我们不需要一个全能的国家,就算它是好心好意要抵抗同胞之中的虎狼之辈,保护大家的生活(但是生活却会控制在它手上)也不行”的观点相矛盾——由此可见,对于任何的思想家,要避免标签化、片面化——因为思想是变迁的,并且因时因地而调整,其实质并不矛盾。
四、其他
一是波普尔支持“以战止战”的做法,尤其是面对不正义的战争时,战争是人们保护其自由唯一的做法。二是波普尔对苏联氢弹之父萨哈罗夫的批判忽视了,即使萨哈罗夫不在,苏联也会制造出氢弹;以及苏联并不是核弹的最早制造者,核竞赛并不是苏联单方面可以玩的游戏,在此不能忽视美国。三是波普尔认为马克斯时代的无产阶级(工人阶级)已经不存在了,所以追求平等、关注社会底层的“左派”政党失去了其存在的基础;但是不可否认社会底层群众、边缘人一直存在,所以他的论断过于绝对。四是波普尔的“渐进社会工程”与我的“修正主义”“改革主义”主张不谋而合,个人认为不管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及马克思主义,随着社会环境的变迁,其中诸多主张已被证明是错误的或者不合时宜的,对其进行修正与改革是这些思想继续发挥积极影响的重要条件。而不顾社会环境变迁,坚持任何学说的“原教旨主义”、“基本要义主义”都是与世不合的,将不可避免地陷入“教条主义”,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并没有开始阅读波普尔的经典之作,但仅《20世纪的教训》一书即给予我难得的阅读体验,有赞同、有反驳,这也正是思考的乐趣所在。其大作《开放社会及其敌人》梳理了极端主义的思想源头,即柏拉图的“哲学王”,这一点无疑是吸引我继续阅读的重要原因。最后以波普尔关于柏拉图和苏格拉底的一段比较结尾:
对柏拉图来说,“政治家应该聪明”这句话的意思是把政治权力分给博学的哲学家;换句话说,政治权力应该掌握在受过教育的人们、知识分子或是“精英”的手上。苏格拉底的说法,其实跟柏拉图完全相反。他的意思是说,政治家应该知道他的了解有限,所以在制定政策的时候,态度要务求谦逊;他应该明白战和的重责大任放在他的肩上,也应该明白他可能会带来巨大的灾难。“自治!”(know yourself)才是苏格拉底的建议;自治,承认你自己知道得并不多。
所以,认识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