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读后感_1100字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读后感1100字

承蒙孔老师关照,赠阅新作《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此书是合著,孔老师执笔《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张爱玲与胡兰成、《温情如画隔云端》–徐悲鸿与蒋碧薇,山西作家张军担纲《缘结缘分两自明》–萧红与萧军。

孔老师文字清简,句法摇曳,剪裁得体,议论中肯,立足抒情,兼及思辨,再现张胡徐蒋两传奇,酝酿久长,功力深厚。

民国时代,古今剧变,中西合流,思想撞击,观念竞秀,正所谓盛世衣裳,乱世文章,国破家碎,英杰辈出。

胡兰成拔身乡野,逆用《诗经》,化思无邪为思无不邪。集佛通脱、道阴柔、儒博雅于一身而尽叛之,无凭无依,双脚离地,白衣秀士,飘然若仙,所仰仗者,民间礼乐。天赋高,成名易,每自命宝玉许仙,又“不自量力”,欲以锦心,勾连大印,爱美人也爱江山。他写字宗康有为,长撇大捺,行文花团锦簇,重顿悟、托灵感、举趣味,开长篇散文自传体先河,余脉散在台湾文坛,不绝如缕。

可惜中国正韵,因人废文。求诸男子,铁肩担道义,远在妙手著文章之上。

胡兰成言:“我每回当着大事,无论是兵败奔逃那样的大灾难,乃至洞房花烛,加官进宝,或见了绝世美人,三生石上惊艳,或见了一代英雄肝胆相照那样的大喜事,我皆会忽然有个解脱。回到了天地之初,像是个无事人,且是个最最无情的人。当着了这样的大事,我是把自己还给了天地,恰如个端正听话的小孩,顺以受命。”

百计安身,到头全用遁术,口花花岁月静好现世安稳,急匆匆神行百变荡子无肩。

张爱玲向称天才,心虽痴狂,尚知畏惧,飞舞不得。见了胡兰成这野狐禅,惊魂动魄,欲仙欲死,喜乐无极,颠倒缠绵,体内笔尖,仿佛盛夏,怒放着刹那的尘埃花。她要他,一半师尊一半弟子,一半丈夫一半情郎,一半知己一半仇敌,一半良药一半剧毒,她知道他样样是半个,天残地缺,且自逍遥没谁管的,只不过无法抗拒,片刻狎腻温柔。

盛夏过后入秋冬,胡兰成厌倦,回到来处,张爱玲几乎萎谢了,《小团圆》、《易经》、《雷峰塔》,损毁,成全,怀往昔,抹旧账,百万丹青百万血,一寸声色一寸灰,描摹张爱玲的天阶圣手,张爱玲。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我观此书,张胡传奇的印象深,徐蒋故事的印象浅,评论亦如此,前长后短。孔老师133页提到,“这是多么令人骄傲的事––一个人(徐悲鸿)在去世半个世纪后,还可以有如此的王气。可是,为什么他在感情问题上,表现得如此低弱,一再地落人口实?不可思议。”

愚见,徐悲鸿画马,奔腾奋起孤愤;他儿子徐庆平画马,祥和安宁平静;他孙子徐骥子画马,开阔稳重和谐。一个人是一个人,徐悲鸿本是如此,绘画大才子,谈情小笨蛋。于是,他梦醒魂觉时,或许喟叹着,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