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起勇气,开始整理》读后感1300字
关于收拾和整理,无疑就是为了方便。书中讲了一些道理和整理的小技巧,个人觉得看点不是很多,可能是我看没啥感觉吧。不过挺喜欢书中的某些比喻,将人与物的关系用人与人之间的友情亲情爱情进行打比方,让我觉得很有意思,也挺能接受的。很多时候,比起讲大道理,借用比喻会更让人接受和印象深刻,毕竟有比较强的画面感。
对于本书我整理出来四个要点:
1、明确目的
2、收拾分类
3、物归原位
4、投入时间
明确目的,也就是明确整理房间的目的。目的明确了,付之行动。生活中,明确目的,就容易搞清楚自己想要什么,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从而在舍弃和保留之间做出选择。明确目的,用于购物也比如。
收拾分类,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方法和习惯,你的方法只能给别人作为参考。一句话,怎么舒服怎么方便就怎么做。你觉得这样看起来舒服那样使用方便你就这样收拾,首先要方便自己,才能更好地去方便别人。举个例子:你的房间,你按照自己的生活喜欢收拾整理一番,客人来了,你招待起来是不是很顺手,很方便,也会更快捷?相反,如果你按照某个人的习惯去收拾整理,那你先要去适应和习惯它,再去用它。我觉得对于收拾整理没有什么限制的,用心去做就好了。
物归原位,这一点很重要,不止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别人,为了“团队”,为了大家。你用过的东西,回归原位后,别人用或者下次你用的时候,就方便多了,不需要到处找东西,耗时又费力。
我平时也有物归原位的习惯,家人或者朋友用过某些东西后,没有归位,我一般会说,然后自己把它还原。小学的时候我就开始整理东西了,虽然动作很慢,现在长大了依旧很慢[捂脸],但它已经形成了习惯。无奈生活中,我好像经常要整理东西[捂脸],每次都要花上不少时间。不容置疑,我整理东西时是有点专注的,我会忘记吃饭,忘记时间[捂脸](学习都没这么专注过……)
大一大二期间,我在肯德基做兼职,我的工作就是做汉堡那些。上岗的第一件事就是熟悉那些物资的存放位置(一开始的安全培训那些省略……[奸笑]),这就是分类,已经分类好了,并且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就固定下来的位置。一个大姐姐平时带我的时候,会提醒我,物归原位,用她的话说就是有始有终。你从哪里拿的东西。用完之后把它放回哪里去,你从那里拿的东西是什么样的,你用完后就得让它以原本的状态回去。所以,拿出来是已经被消毒过的,那放回去之前也要擦洗干净,消毒。在那样的环境中,你能不分类好,放回原位?一旦前面一个人没做好,那后面的人就麻烦了,办事的效率也就低了很多(领导的批评就省略了……)
所以说,环境很重要。文中也提到有朋友很苦恼,自己的小孩没有收拾整理的习惯怎么办?很焦虑。一个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无声的,大人对小孩的影响,也是潜移默化的。家里的环境就是这样的,任何东西都分类收拾整理好的,用完后自动放回原位。家里的大人怎么做,小孩都看在眼里,下次你用完某工具,叫小孩子放回去,要么他知道放回哪里,要么他不知道,当他不知道时,他会犹豫,或者随便放在某个方便的地方,这时,大人就要及时告诉他应该放回哪里。久而久之,大家都知道东西要还原了。
这也就是时间的投入。
没有不坚持就形成的习惯,也没有不劳而获的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