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_1000字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1000字

读罢不评,效率会降低一半。故,吾等第一篇书评作此。

文中把书分为四类,主食,美食,蔬果和甜品。这样的比喻恰到好处。

主食为生活,职业,生理心理所必须,我们可占用大量时间来完成美食和主食的阅读;美食主要完成思想需求;蔬果为工具书,字典等;甜点为娱乐,消遣,不可多食,点到为止。


读书四问:这书讲的啥?解决了啥问题?有道理吗?跟我有关系吗?四问不是读书时需要的问问题的行为,而是一种思考方式。化被动为主动很重要,看书不仅要看它说了啥,自己的见解最重要。一旦陷入枯读,就失去了意义。

读书分为四层: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

基础阅读大概就是略读,找到想知道的就够了。检视阅读是系统化略读。而分析和主题适用于主食和美食图书,分析阅读指完整,全盘消化。主题阅读即阅读多本主题一致的书,并创造出自己的思想见解。

坐姿很重要,因为错误的坐姿会引起疲劳,疲劳是阅读的大敌。关于三上说法,聚零为整固然好,但是这种高消耗低效率我不赞成,消耗眼睛,但是我们的身体配件都是都是一次性的,眼睛的大敌是光线不当。

关于速读,一目十行,本书也有涉及。用笔一行行的比对是一种好习惯。按照螺旋方式,跳跃视野,用思想补足缺少的那部分文字。用字母树等方式训练自己的视野放大。手动刷页。

速读要调动自身所有资源,除了情绪。不能有未完成目标的负罪感等任何负面情绪。有意识的思考是克服走神的最好方法。控制自己的意识,不为意识左右。

阅读要化被动为主动,用脑!活跃思维,用思维导图增强记忆的使用价值。任何书中的案例都不是真正的实践。没有表达出来的书评都不可用。

读书的笔记也分为四种,摘抄型,感悟型,评注型,综合型。如果对读书笔记很混乱,可以借鉴。

主食书要反复的阅读反思实践,适当的白噪音也是一种好方法。阅读要适合自己,像文中的“一年读多少书,读多少主题”本人并不赞同,这种完美主义极其有可能引发部分人尚未治愈的拖延症。

对于读过的书,我们没什么新意,可以单独阅读一部分章节。已经吃透的,我们可以试试能不能在实践上熟用。重读失败,半途而废的,试试倒着读呢?换个方向是好的。

用自己的方式再把书写出来?有余力再完成吧。既然吃透了可能也没什么必要浪费时间。

剩下的是关于读和写,跟本人需要的没什么关系,既然是略读的,就不予评价了。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