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雨濛濛》读后感900字
对大多数人来说,相比改编的电视剧版,这也许不是一个很好的故事。但对于一个叛逆倔强,爱憎强烈的人来说,这其中的一字一句,却有一种吸引人心,鼓动人心的力量。
是不畏强权的战斗,是永不服输的傲骨,是追求自我的勇敢,是有仇必报的决心。就好似心头悄悄燃起一束无名的火焰,跟着故事中的“我”起起伏伏,时而缓和时而剧烈。是恶之花。
整本书充斥着仇恨、丑恶、背叛、欺骗、死亡,如果说这些人与事使人心胸燃烧,沉闷,难受。那么每次“我”去见方瑜的情景,使人心灵宁静,平和,舒适。
“圆通寺的钟声响了,四周山谷响应,万籁合鸣。我为之神往,在这暮色晚钟里,突然有一种体会,感到自身的渺小和造物的神奇。在这一刻,一切缠绕着我的复仇念头,雪姨,老魏,爸爸……全都离开了我。我感到自己轻飘飘的,虚渺渺的,彷佛已从这个世界里超脱出去,而晃荡于另一个混沌未开的天地里。直到钟声停止,我才喘了口气,觉得若有所失,又若有所获。”
这段寺庙的情景,让我想起《面纱》里凯蒂初见城墙边寺庙的句子。“那已不再是堡垒,也不是寺庙,而是众神之皇的神奇宫殿,凡人无法涉足。它是那样虚幻,那样奇异,那样超然于世,绝不可能出自人类之手,而是梦的造物。眼泪顺着凯蒂的脸颊流下来。她凝视着,胸前的双手握紧,屏住呼吸,嘴巴微张着。她还从未有过如此轻盈的心境,就好像躯体变成空壳落在脚边,而自己成了纯然的精神。这就是美。”
从一个肮脏的地方到一个干净的地方求得救赎,凯蒂成长了,依萍也成长了,但发生的还是在发生。看评论说微信读书没有将结局写全,其实这段结局写的最好:“我”看着方瑜正式成为修女;书桓临走前最后一次在“我”家门口默默等着;妈妈告诉“我”她的恋爱对象就是爸爸;“我”开始重新找工作,重新生活。在第一人称我的笔下,许多心理描写和场景更带有个人感情。
人,真不知道怎样做对,怎样做是错?冥冥之中会有一个审判吗?这是依萍的疑问,也是对读者的提问。我想是有的,就是信仰,它一直在我们心中。